
塑料再生的“魔法工厂”?卫辉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提速建设

卫辉市循环经济产业园正在加速建设,致力于塑料再生利用,成为一座神奇的“魔法工厂”,园区致力于推动塑料废弃物的再生利用,通过先进的科技手段实现塑料资源的循环利用,这不仅有助于环保,也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建设进展迅速,期待其未来为环保事业和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积极影响。
大象新闻记者 卢家民 韦佳喜 通讯员 李娟 卫辉融媒 李浩 姚晨阳
河南省提出,到2025年,初步建成覆盖各领域、各环节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取得积极进展。去年12月,新乡卫辉市循环经济产业园开工建设,大半年时间过去了,项目进展情况怎么样呢?
7月22日,卫辉市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这个总投资30亿元的项目,不到一年时间,项目主体厂房已拔地而起,工人们正加紧进行厂房内部装修、路面硬化等收尾工程。同时,再生聚酯薄膜生产设备也已经运抵厂区,预计今年11月份,整个园区就能实现正式投产。
“这里是1号车间,是再生聚酯薄膜的生产车间,它是一个定制化的厂房,先设计好的生产线,再按照生产线量身定制的。”河南星申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吴伟强告诉记者,目前工人正在加班加点的赶工期,确保整个项目能够按期交付。
作为2025年省重点项目,该产业园立足国家循环经济和“双碳”战略,依托银金达先进的聚酯高值化再生循环利用技术,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废弃塑料回收、再生、绿色生产与高值化应用于一体的完整闭环产业链。就在主体工程冲刺收尾之际,首批核心生产设备也已运抵厂区,整装待发。厂房边建设,设备边进驻,保证了施工完成后,设备在第一时间就能进入生产阶段。
据河南银金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工程项目部经理张建伟介绍,产业园占地249亩,建筑面积将近10万平方米,主要建筑有3栋厂房,其中1号布置了两条再生聚酯薄膜生产线,2号布置了两条瓶片清洗生产线,3号是上下游配套的项目。“收回来的瓶子,通过2号生产线清洗、加工、烘干,最后切片,到可再生聚酯薄膜生产线,它的成品就是它的原料,然后再进入投料罐开始纵拉、牵引、收卷,然后分切,生产出来成品,这样一个循环。”
循环经济是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园区建成后,将在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等多方面发挥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并有望带动培育一批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动区域产业绿色转型。
“银金达始终秉承守护地球健康,创造绿色未来,致力于推动绿色可持续的经营发展理念。项目全面建成达产后,预计可实现废旧塑料综合循环再生利用20万吨,年减碳50万吨,源头减污3万吨。”河南银金达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综合管理中心主任刘广斌说。
为确保项目按节点顺利推进、如期投产,当地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服务专班,定期召开项目协调推进会,现场问需、一线解难,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保姆式”服务。
“为保障施工进度,我们特别委派专人在现场办公,实现全天候待命,随时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卫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财税金融科科长赵政介绍,“同时我们严把质量关,在确保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加快推进施工进度,确保项目施工按照施工计划顺利推进。”
近年来,卫辉市将项目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除循环经济产业园外,还成功推动英杰食品等15个项目入选省市重点项目库。该市还成立了项目谋划联合办公室,精准对接政策,重点围绕特别国债、专项债、中央预算内资金等领域发力,计划争取上级资金超23亿元,为项目落地建设提供强有力支撑。
“我们为企业提供定制化服务,包括厂房、基础建设,按照企业的要求,我们跟企业做一个深度的沟通,然后发放专项债,为企业从厂房的建设,到最后的验收,交付,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卫辉市先进制造业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李瀚表示,“2025年,我们在实现了开门红的基础上,已经是时间过半任务过半,接下来,我们会继续奋战三季度,确保全年红。”
编辑:韦佳喜
二审:段玉龙
三审:卢家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