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普股份跌停,上纬新材暴跌,AI新贵“跨界联姻”梦醒

近期,天普股份跌停,上纬新材暴跌,引发市场关注,AI新贵跨界联姻的梦幻组合似乎也开始面临现实考验,这些事件反映出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者需谨慎应对。
10月15日晚,天普股份(605255.SH)发布停牌核查结果并宣布复牌。这已是近两个月内,公司第三次因股价异常波动发布停牌核查结果。
此次复牌后的股价表现与此前截然不同,继8月22日公布易主方案以来,天普股份已连创15个涨停板,股价累计上涨317.72%。但今日开盘即一字跌停。
这场急刹与昨晚披露的核查结果紧密相关,关键信息是,收购方进一步明确旗下中昊芯英已启动独立IPO,正处于股份制改制阶段。这相当于彻底击碎外界关于“AI芯片准独角兽曲线上市”的幻想。
该案例也与不久前上纬新材(688585.SH)的行情如出一辙:同样是科技新贵拟入主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同样在“重组预期”下催生妖股走势,最终,也同样因收购方给出不借壳的明朗信息而股价急跌。类似案例不仅为市场敲响“炒预期难以持续”的警钟,更折射监管层在AI产业火热、科技新贵资本化需求迫切背景下的明确态度。
“重组预期”变“独立上市”,疯涨告一段落
此前天普股份虽多次提示“目前公司股价已严重偏离上市公司基本面,存在随时急剧下跌的风险”,并在9月18日的第二次停牌核查结果中明确回应市场最关心的“借壳”问题,称“中昊芯英自身现有资本证券化路径亦与本次收购上市公司无关”。(相关报道:“AI新贵”借道入主天普股份,监管火速追问资金来源、内幕争议 )
但这并未阻挡天普股份的疯涨势头。此后,公司股价一路高歌猛进,又收下四连板,期间2次触及股票交易异常波动。于是,才有了9月24日的第三次停牌核查。
值得关注的是,最新的核查结果不仅再次明确收购方中昊芯英自身现有资本证券化路径,与本次收购上市公司无关,而且新增一条关键信息——“经公司与收购方中昊芯英再次确认,截至目前,收购方中昊芯英已启动独立自主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IPO)相关工作,现已进入股份制改制(股改)过程阶段”。
停牌核查结果,来源:公告
实际上,中昊芯英2023年就曾在融资阶段与股东科德教育(300192.SZ)约定回购义务,触发条件是“未能在2026年12月31日之前完成合格IPO或被收购”。
但直到中昊芯英计划入主天普股份时,距离该截止日仅剩一年多时间,尚未见中昊芯英启动IPO流程,这也意味着,中昊芯英要在约定期限内完成IPO有难度。
所以,中昊芯英选择在该时点以21.2亿大手笔入主主营汽车行业橡胶软管业务的天普股份时,其释放的信号正是从独立IPO换道“被收购”。
据披露,截至9月16日,中昊芯英历次股权融资对赌协议所产生的或有负债约17.31亿,而且此番收购中,中昊芯英作为收购方,资金并不宽裕,原计划通过股权质押融资支付部分收购款,后又改口。其资金来源一直备受各方关注。
随着重组想象空间彻底收缩,今日开盘,天普股份毫无悬念地迎来一字跌停。也不由得令人思忖,中昊芯英此时宣布已启动独立IPO背后,是无奈之举,还是主动选择?
科技新贵“跨界联姻”趋势渐显,命运不一
中昊芯英此番再度明确独立IPO,相当于变相宣告中昊芯英(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入主天普股份的动作,只剩下科技新贵跨界联姻的叙事。也就是收购出于“认可天普股份汽车主机厂资源、汽车行业资质与认证和上市公司平台等方面的资源”。
今年下半年以来,类似的跨界案例并不鲜见,其共同特点是:一方竭力声明未来12个月内没有资产注入计划,不会改变上市公司主业,而市场反应往往与之背道而驰,重组预期持续发酵,甚至催生“妖股”。
最为典型的案例莫过于智元机器人拟入主主营化工新材料业务的上纬新材(688585.SH)。
自今年7月8日公布易主消息,在科创板“首家具身智能机器人公司”市场预期下,上纬新材股价走出妖股趋势:7月9日至9月25日期间,股票价格累计上涨1597.94%,股票交易8次触及异常波动情形、7次触及严重异动情形,公司累计发布16次相关风险提示,被上交所7次重点监控。
而随着10月10日收购方“态度”进一步明朗,将外界预期的未来12个月后可能会重组的幻想彻底打破,声明“未来36个月内,智元创新不存在通过上市公司借壳上市的计划或安排”后,上纬新材股价随即自由落体,10月13日-10月16日,连续三个交易日累计下跌30%。
类似的案例还有品茗科技(688109.SH),9月25日,随着实控人筹划控制权变更一事意外终止,主营建筑信息化软件业务的品茗科技闪电引入AI战投——通智清研(北京)科技产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通智清研”)。
由于该公司背后是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带有“国家队”AI平台的定位特征,此前已推出全球首个通用智能人,且其持股比例又与试图转手控制权的品茗科技实控人相差甚小。所以,外界对通智清研变身公司二股东后的动作充满遐想。
尽管通智清研已承诺未来3年内不谋求上市公司控制权,但自复牌以来,品茗科技频频异动,公司三次发布异动或严重异动相关提示,期间4次涨停,已走出了翻倍行情。
在AI产业加速爆发的当下,科技新贵的资本化需求日益迫切。在上纬新材、天普股份、品茗科技等案例中,“跨界联姻”模式频频出现,命运也各有差异,但从监管层面不难看出倾向,对于明显缺乏业务协同、有着重组预期炒作的资本运作,监管始终保持高压,尚未出现对科技新贵借壳上市路径的任何松动。(文|公司观察,作者|张孙明烁,编辑|曹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