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女子借钱不但不还,反而还找人做伪证导致债主被刑拘,详情炸裂

访客 2025-10-26 14:23:58 1
女子借钱不但不还,反而还找人做伪证导致债主被刑拘,详情炸裂摘要: 女子借钱不还,反而勾结他人伪造证据,致使债主被警方刑拘,这一事件揭示了社会中的不诚信现象和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女子行为极其恶劣,不仅违背了道德伦理,也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这一事...
女子借钱不还,反而勾结他人伪造证据,致使债主被警方刑拘,这一事件揭示了社会中的不诚信现象和法律意识淡薄的问题,女子行为极其恶劣,不仅违背了道德伦理,也严重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这一事件提醒人们要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社会道德规范,同时警示人们在借贷过程中要谨慎小心,避免陷入类似纠纷。

借钱还钱本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诚信准则,可在辽宁桓仁县,却发生了一起令人匪夷所思的事:退休女职工江某借了13万元后拒不偿还,在出借人徐某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并胜诉后,她不仅不履行判决,反而找人作伪证诬告徐某,导致徐某被错误刑事拘留29天。直到多年后,真相才得以大白,江某和帮她作伪证的男子也最终为自己的违法行为付出了代价。

女子借钱不但不还,反而还找人做伪证导致债主被刑拘,详情炸裂

据10月25日的报道称,江某今年60岁,是桓仁县某单位的退休职工,而她并非首次与法律“打交道”——早在2004年,她就因犯伪造企业单位印章罪,被法院判处拘役6个月,缓刑1年。这段前科似乎并未让她吸取教训,2016年6月3日,她再次向身边人开口,向徐某借款13万元。为了让徐某放心出借,江某还特意和丈夫董某一起出具了书面借据,清晰地确认了这笔债务关系,可谁也没想到,这份借据日后竟成了徐某维权的关键,也成了江某试图逃避责任的“绊脚石”。

两年后的2018年4月,眼看江某始终没有主动还款的意愿,徐某无奈之下只能选择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判令江某偿还13万元借款本金。面对即将到来的官司,江某没有想过如何筹措资金还款,反而动起了“歪心思”——她联系到了男子李某,在征得李某同意后,让李某出具了3张虚假的收据,试图用这些“证据”证明自己早已还清了13万元借款。随后,江某将这3张伪造的收据提交给法院,满心以为能借此蒙混过关,逃避债务。

可法律终究是讲证据的,虚假的材料经不起推敲。2018年9月17日,桓仁县人民法院经过审理,最终没有采信江某提交的伪证,作出一审民事判决,判令江某和丈夫董某共同偿还徐某13万元借款。一审败诉后,江某仍不死心,又向本溪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试图推翻原判。2019年1月21日,本溪中院经过二审审理,维持了一审判决,明确江某的还款义务无法逃避。

两次诉讼均以失败告终,江某非但没有收敛,反而滋生了更恶毒的想法——她决定反过来“搞垮”徐某。2019年10月21日,江某来到桓仁县公安局报案,谎称徐某涉嫌虚假诉讼,还将之前李某伪造的3张收据作为“关键证据”提交给警方,同时指使李某到公安机关作伪证,让李某在询问中谎称自己亲眼见证江某还清了13万元借款,那些收据就是还款的证明。李某听从了江某的指使,在公安机关作出了虚假证言,直接误导了警方的侦查方向。

当天,桓仁县公安局便对江某报案的“虚假诉讼案”立案侦查。次日,也就是2019年10月22日,徐某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从一名合法的出借人变成了“犯罪嫌疑人”。那段时间里,徐某不仅无法正常工作,还承受着周围人异样的眼光和流言蜚语,家人也跟着日夜焦虑不安。直到2019年11月19日,徐某才被取保候审,结束了29天的牢狱之灾,可这段被冤枉的经历给她带来的心理阴影和名誉损失,却难以轻易抹去。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23年2月15日,经过进一步侦查,警方发现江某报案的内容存在诸多疑点,李某的证言也与事实不符,最终确认徐某并无虚假诉讼的行为,桓仁县公安局依法撤销了该案。洗清冤屈后,徐某没有选择沉默,而是立即向警方报案,陈述了江某找人作伪证诬告自己的事实。2023年12月27日,桓仁县公安局对江某、李某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立案侦查,次日便将二人抓获归案。

随着调查的深入,李某的过往也被揭开——今年59岁的他并非初犯,此前曾因犯盗窃罪、抢劫罪、故意伤害罪、妨害公务罪多次被判处有期徒刑,可谓是“前科累累”。而江某明知李某有多次违法犯罪记录,仍选择让他帮忙作伪证,可见其当时已完全无视法律的存在。

法院审理后认为,江某故意捏造事实诬告陷害徐某,意图让徐某受到刑事追究,且已经导致徐某被刑事拘留,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诬告陷害罪;李某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故意提供虚假证言,帮助江某陷害他人,其行为已构成伪证罪。不过,鉴于李某在庭审结束后能够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自愿认罪认罚,法院依法对其从轻处罚。

今年6月17日,桓仁县人民法院对该案作出一审判决:以诬告陷害罪判处江某有期徒刑2年;以伪证罪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0个月。判决结果公布后,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大家的评论理性且直击要害。

女子借钱不但不还,反而还找人做伪证导致债主被刑拘,详情炸裂

有网友表示:“江某太过分了,借钱不还已是失信,还捏造事实把债主送进看守所,这哪里是赖账,简直是藐视法律!幸好最后真相大白,法院的判决也算给了徐某一个公道,也让江某为自己的恶行付出了代价。”

也有网友关注到二人的前科,直言:“江某2004年就犯过伪造印章罪,这次又敢诬告陷害,明显是没把法律当回事;李某更是多次犯罪,还不长记性帮人作伪证,两人被判刑都是咎由自取,尤其是江某判2年,一点都不冤,就是要震慑这种屡教不改的人。”

还有网友替徐某感到惋惜,同时给出提醒:“最心疼的是徐某,本来是受害者,却平白无故被刑拘29天,不知道后续能不能向江某索赔,弥补这段时间的损失。这也给大家提了个醒,借钱的时候一定要保存好借据、转账记录这些证据,万一遇到赖账或诬告,这些就是保护自己的‘护身符’。”

透过这起案件,我们不难看到诚信缺失和法律意识淡薄会带来多么严重的后果。江某为了逃避13万元债务,一步步从赖账走向诬告,最终把自己送进了监狱;李某为了蝇头小利(或其他原因)帮人作伪证,也再次身陷囹圄。而徐某虽然历经波折洗清了冤屈,但那段被冤枉的经历仍是难以磨灭的伤害。

女子借钱不但不还,反而还找人做伪证导致债主被刑拘,详情炸裂

这起案件也给所有人敲响了警钟:法律的底线不容触碰,诚信的准则不能违背。无论是借钱不还,还是捏造事实诬告他人、作伪证,只要触犯了法律,就一定会受到制裁。同时,也希望更多人能从中学到教训,在与人交往中坚守诚信,在遇到纠纷时通过合法途径解决,切勿因一时的侥幸心理或贪念,做出让自己终身后悔的事。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