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一食品公司存在大量死猪!死猪来源曝出,疑似用途令人心惊!
摘要:
广东某食品公司被发现存在大量死猪,死猪的来源令人震惊,这些死猪疑似被用于食品加工,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死猪是如何进入供应链的,但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和担忧... 广东某食品公司被发现存在大量死猪,死猪的来源令人震惊,这些死猪疑似被用于食品加工,涉及食品安全问题,目前尚不清楚这些死猪是如何进入供应链的,但这一情况已经引起了公众的高度关注和担忧,相关部门正在调查此事,以查明死猪的来源和流向,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秋冬时节本是腊味飘香的季节,家家户户筹备腊味食材的背后,却藏着食品安全的隐形防线。近日,广东云浮罗定市一起非法处置死猪的事件,打破了这份平静,不仅让涉事企业的违规操作浮出水面,更牵扯出资质审核、跨部门监管等多重待解难题,成为全网关注的焦点。
2025年10月26日,一则群众举报悄然上报,直指位于罗定市素龙街道的罗定市粤光肉联食品有限公司,存在非法处置死猪的可疑行为。这一举报迅速引发相关部门重视,次日(10月27日),罗定市农业农村局便发布官方通告,披露了事件的初步处置情况。通告显示,执法人员抵达现场后,依法开展调查核实,确认该企业内堆放着一批已死亡的猪只。为防范食品安全风险和疫病传播,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对这批死猪进行采样检测,同步开展现场全面消杀,并委托具备专业资质的机构,对所有死猪进行了无害化处理——通过焚烧、化制等科学方式彻底销毁,确保没有任何问题猪只流入市场。与此同时,当地公安机关与农业农村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同步推进调查取证和溯源追踪工作,目前已有7名涉案嫌疑人被依法控制,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随着调查的深入,事件背后的关键细节逐渐清晰,更令人揪心的隐患也随之暴露。调查确认,涉事企业堆放的这批死猪,并非其自身养殖的生猪,而是通过外部渠道违规收购所得。更值得警惕的是,这家名为“罗定市粤光肉联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根本不具备病死猪处置的相关资质——其注册经营范围仅限定于冷冻肉制品的加工与销售,从未包含病死猪收集或无害化处理这一项目,甚至有信息显示,该企业的所谓“注册名”在官方系统中并无准确对应记录,存在注册信息与实际经营情况严重不符的问题。
现场执法画面中,一辆满载死猪的货车正处于待卸货状态,部分猪只已出现明显腐烂迹象,散发的异味和潜在的疫病风险,让人心惊。结合事件发生在秋冬腊味制作旺季的时间节点,不少人推测,这些死猪疑似被用于腊肠、肉脯等深加工食品的生产。毕竟,死猪的收购成本极低,而经过加工伪装后,售价能大幅提升,巨大的利润空间,正是这类违规行为屡禁不止的核心驱动力。有网友回忆,类似利用廉价死猪加工腊味的情况,在广东部分地区曾有过先例,这也让公众对涉事企业的违规动机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一条“收购-转运-处置”的非法链条,为何能绕过监管层层关卡,直到群众举报才被发现?这一问题成为网友热议的核心,也直指事件背后暴露的多重监管漏洞。首先是资质审核与日常监管的失效:一家无资质企业长期违规收购、处置病死猪,却能持续经营未被查处,说明日常巡查存在明显盲区;企业注册信息与实际经营严重脱节,市场监管部门未能及时核查纠正,让“无资质经营”有了可乘之机。其次是跨部门协作的脱节:事件发生后,农业农村局已启动执法程序,但市场监管部门却表示“未接到相关举报”,这种信息割裂的状态,凸显了多部门之间信息共享机制的缺失。病死猪处置本就涉及农业、市场监管、环保等多个领域,部门间责任边界模糊、衔接机制不畅,最终导致违规操作有机可乘。
事件曝光后,网友们围绕食品安全、监管责任、溯源追踪等话题展开了理性讨论,观点集中且深刻。有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无资质企业能明目张胆收购处置死猪,日常监管的缺位太明显了。注册信息造假、经营范围超标都没被发现,这不是‘疏忽’,而是监管链条出了问题。” 针对腊味旺季的时间背景,有网友留言:“旺季需求大就铤而走险,用死猪加工食品,不仅赚黑心钱,还可能传播疫病,必须从上游源头严查,把收购、转运、加工的整条链条都挖出来。”
在监管协作的问题上,网友们的看法高度一致:“农业农村局在查,市场监管局却没接到举报,部门间信息不互通,相当于给违规企业留了‘避风港’。多部门管一件事,更要明确责任、共享信息,不能各管一摊、互不配合。” 对于官方“未流入市场”的处置结果,网友们既感到庆幸,也保持着理性警惕:“幸好没流入市场,但这不能靠运气,得搞清楚这些死猪到底来自哪些养殖场,有没有更多类似的违规渠道,溯源必须彻底,不能不了了之。” 还有网友分享了实用的防护建议:“买腊味、猪肉一定要看来源,表皮有出血点、摸起来发黏、有刺鼻异味的,绝对不能买,发现可疑情况就打12315举报,每个人都能当食品安全的监督员。”
目前,官方的后续调查仍在推进中:对死猪的采样检测正在排查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范公共卫生风险;对涉案人员的审讯和责任追究也在同步进行,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非法处置病死猪情节严重的,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同时,监管部门的责任倒查和行业整改工作也已提上日程。
这起事件虽未造成死猪流入市场的严重后果,但暴露的监管漏洞足以敲响警钟。食品安全无小事,病死猪处置更是关乎公众健康和公共卫生的关键环节。资质审核的严格把关、全链条的动态监管、跨部门的高效协同,缺一不可。公众期待官方能公开完整的溯源结果,透明化责任认定过程,不仅要严惩涉事企业和相关人员,更要倒查监管责任,修补制度漏洞,建立起“资质审核-日常巡查-信息共享-快速处置”的闭环监管机制。唯有如此,才能让非法从业者无处遁形,让“未流入市场”成为监管到位的必然结果,而非侥幸使然,真正守护好老百姓餐桌上的安全。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