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7年陪跑,超70倍回报:我们和田江川聊了聊滴普IPO与企业级AI | 巴伦独家

访客 2025-10-31 14:22:53 1
7年陪跑,超70倍回报:我们和田江川聊了聊滴普IPO与企业级AI | 巴伦独家摘要: 经过7年陪跑,滴普IPO实现了超过70倍的回报,巴伦独家采访了和田江川,探讨了滴普IPO和企业级AI的发展,滴普IPO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而企业级AI正逐渐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核...
经过7年陪跑,滴普IPO实现了超过70倍的回报,巴伦独家采访了和田江川,探讨了滴普IPO和企业级AI的发展,滴普IPO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而企业级AI正逐渐成为引领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此次采访揭示了滴普IPO的成功秘诀以及企业级AI的未来发展前景。

7年陪跑,超70倍回报:我们和田江川聊了聊滴普IPO与企业级AI | 巴伦独家
2025年10月28日,企业级AI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商——滴普科技正式登陆港交所。

凭借其“FastData企业级数据智能解决方案+FastAGI企业级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技术路径与市值超3万亿人民币的企业级AI巨擘Palantir高度一致,再加上其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收入增长速度与稳定高质量的客户结构,滴普科技从一开始便承载着整个市场对于其成为“中国版Palantir”的强烈期望。

在新股申购阶段,滴普科技便已极为火爆,合计共23.9万人参与认购,超额认购倍数高达7590倍,涉资2721亿港币,荣登港交所主板史上超购第一名。IPO当日,收盘价上涨超150%。截止发稿,市值已超过320亿港元。

滴普科技的成功上市,不仅是港股的狂欢,更是今年一级市场的又一次盛大的庆功。2018年成立的滴普,历时7年,先后9轮融资,股东包含初心资本、IDG资本、高瓴资本等多家知名机构,融资总额超20亿人民币。

而这些股东当中,初心资本更是从滴普科技的Day1开始便坚定选择,并长情陪伴了7年,连续下注4轮,总投资金额超1600万美金,上市前仍占股接近5%。截止发稿前,根据TMT Base 统计数据,以滴普科技10月30日收盘价格98.85港元/股测算,初心资本的天使轮投资的回报率高达70倍。

7年陪跑,超70倍回报:我们和田江川聊了聊滴普IPO与企业级AI | 巴伦独家

滴普上市答谢会,从右至左依次是:滴普创始人兼CEO赵杰辉、初心资本管理合伙人田江川、滴普联合创始人杨磊

滴普上市答谢会,从右至左依次是:滴普创始人兼CEO赵杰辉、初心资本管理合伙人田江川、滴普联合创始人杨磊

2018年秋,北京上地,一家破旧小咖啡馆的小包间里,田江川(初心资本管理合伙人)第一次见到了刚有创业想法的赵杰辉(滴普科技创始人)。没有准备任何BP,甚至连ppt也没有,赵杰辉就在一块临时借来的旧白板上,给田江川描绘了一番自己构想中的企业数据智能平台。两个小时后,双方便敲定了滴普科技的种子轮投资。

滴普科技的成功IPO也给初心资本的十周年交出了一份近乎完美的答卷。在滴普科技IPO的前夜,我们有幸与初心资本管理合伙人田江川就滴普科技、企业级AI的发展趋势以及初心资本的投资哲学进行了一番深入的交流,让我们得以更清晰全面地看到这家直白地以“初心”为名的机构是如何在周期中穿行并捕获巨鲸的。

以下为智客ZhiKer与田江川对话全文,略有删减智客ZhiKer:我们已经了解了您第一次和赵杰辉见面时的场景,那是一段创投佳话,但其实我们更感兴趣的点是初心资本是如何在第一时间就“捕捉”到赵杰辉的?

田江川:对于初心这样主要关注早期项目的投资机构来说,寻找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或者一个小规模的创业团队是最重要的事情,为此初心搭建了一套非常系统化的Mapping体系。

阿里一直是我们非常重视的一个优质创业者来源。当时我们做过一个统计,与阿里系人才有关联的独角兽公司超过100家,上市公司就有30多家。阿里的组织结构会给到一些业务负责人非常大的自主决策权,既有人事决策权,有财务决策权,也有业务决策权,其实就相当于在做一个内部的CEO。

所以我们当时认为,阿里的很多新生代管理层(P9、P10级别)已经有了做CEO的经验,且在特定细分领域有非常差异化的积累,这些对投资机构来讲非常有吸引力。

我们在做阿里云生态Mapping的时候就已经关注到杰辉,提前做了充足的Reference,再加上中间有非常信任的朋友介绍,所以见面之前,就已经对他的项目非常感兴趣了。他也是当时市场上最炙手可热的创业人才画像。

智客ZhiKer:这个Mapping是如何运作的?现在还是咱们寻找潜在创业者的有效途径嘛?

田江川:我们会根据目标人才出身公司的“派系”进行触达和跟进。

同时会做非常结构化的运营,关注维度包括该公司的历史脉络传承、基因属性、内部环境是否有培育出CEO的土壤、还有一些该公司内部关键节点的变化(人才的流动其实是有一些规律的,会在一些特定的节点流动出来)。

AI这波浪潮对于很多人来说是非常好的创业机会,他们从各个大厂出来,使得我们Mapping的效果也非常不错。比如我们就非常看好某硬件大厂出身的创业者,光是这一条路径上,近几年我们就投了8支团队,而且今年,他们的后续融资也都非常顺利。

Mapping最大的意义就是把很多工作前置了,结果就是我可能在去见创业者之前,就已经决定要投他了。而以这个为前提的所有沟通,一定会让创业者有更好的感受,也让初心资本有更大的机会参与到这些优秀创业者的事业中去。

对于早期VC来讲,永远不变只有变化,真正能沉淀的只有方法论。

智客ZhiKer:赵杰辉作为创业者,最吸引您的特质是哪些?

田江川:杰辉的特点就在于他确实是一个非常综合的创业者,既有华为基因里对于技术的追求、对于研发的严谨,同时又有阿里的互联网的产品思维和销售服务能力。做ToB公司,最核心的要素就是懂产品、懂技术,然后懂销售。

再回到他当时想做的事儿,那个年代还叫数据中台。这个概念本身就是阿里提出的,关于数据中台运维的实操经验,阿里的团队在行业里也是有口皆碑。我们非常坚定地认为整个中台的治理,包括数据的收集和结构化,反过来辅助更好的商业决策,肯定是未来的一个趋势。上一代BI(商业智能)公司所提供的价值还是太薄了,也不够结果导向,市场上需要更加强大的数据智能平台。而杰辉毫无疑问是市场上能够操盘这个方向上最匹配的一个人。

智客ZhiKer:今年您在复盘投资宇树科技的文章中,曾经提到过初心有一套判断创业者的六维能力模型,当时对于赵杰辉是否有过类似的评判?可以展开详细说说?

田江川:那套模型的六个维度是:人才号召和组织的能力、强悍的行动力、复杂环境下做正确决定的能力、持续进化的能力、强大的韧性、还有一个是底层的野心与驱动力。

我举几个有代表性的例子:

以人才的号召和组织能力而言,我们在第一次跟赵杰辉见面的时候,他就已经组成了一个铁三角团队,包括现在滴普科技的COO杨磊和执行总裁王兵。他们在华为时期就已经开始共事,有非常多年的信任基础。除了核心三人团队,还有一些与他们共事过的同事,愿意跟随他们出来一起出来创业。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初创时加入滴普的18位成员,如今仍有14位在团队。这种超强的团队号召和组织能力,对于我们做投资决策非常重要。

不仅在创业第一天就有成建制的团队,杰辉他们还拿出了非常多已经在实际服务的客户。这无疑也展示出了杰辉和他的团队极为强悍的行动力。这些客户在他们后来的发展中,很多都转化成了非常核心的客户,并且持续复购着滴普的产品。以百丽为例,滴普科技自 2021 年起成为百丽的数据平台与 AI 平台核心合作方,双方至今已经合作 5 年,从底层数据治理到 AI 产品共建,形成了深度的战略协同关系。

关于持续进化的能力,更不用多说。滴普的公司治理做的非常好,我们定期都参与杰辉主持的董事会。从创业之初到现在,我们全程目睹了滴普和杰辉的战略是如何一步步调整进化:由最初的数据中台,逐步发展出数据湖仓 (Dlink)、集成平台 (DCT)、数据分析 (DataSense) 等产品矩阵,构建了如今的两大核心技术底座——AI-Ready的FastDataFoil数据融合平台与Deepexi企业级大模型平台。

杰辉强大的韧性也集中体现在2023年企业服务赛道遇冷时期,中国企服行业的创始人们大都经历着同样的困境:业务瓶颈、融资困境、资本化无望、大规模裁员。我们看到很多CEO都扛不住了,最终选择了放弃。而杰辉挺过来了,不但他自己挺了过来,他的韧性也深刻感染着所有管理层,带领着整个团队走过了那段最艰难的岁月。

除了这些,杰辉身上也有一些其他的珍贵特质。比如他的务实,从来都是多做少说,从来不会在资本面前Bluff;比如他的严于律己,每次跟客户开会,都提早30分钟到达,让客户感受到足够的重视,即使在公司最艰难的时刻,他仍坚持每天健身;比如他身上保持着华为的极致节俭,每次出差都是最早的早班机去、最晚的晚班机返程。这些特质,都是我们后来坚定跟注,持续加码的重要原因。

智客ZhiKer:赵杰辉曾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初心资本的感谢,说在公司的众多重要节点,初心都提供了一些超出预期的帮助。这些“超出预期的帮助”是什么?

田江川:我觉得首先还是最早那笔投资的信任和支持,这个肯定是最直观的。他自己开玩笑说,“初心的种子轮融资,就是让我穿上了永不停歇的"红舞鞋"。

如果还有所谓“超出预期的帮助”,我认为最主要的部分就是当滴普经历市场波动、股东压力和外界尖锐挑战时,初心资本一直扮演着一个无条件信任和坚定地支持他的角色。包括前面提到的高管风波和公司启动资本化的时间节点这些重要场景中,我们都是无条件的投出支持杰辉的一票。

智客ZhiKer:赵杰辉总自己也表达过说:赴港上市是非常重要、非常成功的一个战略决策,您认为这次滴普在IPO之后,会迎来怎样的局面?

田江川:滴普可以凭借这次的融资跟行业里面的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另一方面,当滴普变成公众公司以后,其行业品牌影响力会得到极大提升,这对于ToB企业的业务开展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智客ZhiKer:这次滴普的IPO是通过18C章程完成的,与正常的港股IPO流程相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以及您觉得18C章程未来会成为科技公司IPO的重要通道吗?

田江川:18C章程的目的就是支持高科技类型的公司,即使还没有收入,只需要足够的研发投入,有行业领先的技术,有稳定的技术团队与股东,就可以通过这个通道实现IPO。

与美国那些AI公司的融资总额相比,中国整个一级市场的资金体量是严重不足的,这也成了限制国内高科技公司发展的重要桎梏。18C就是为这类优质的科技企业,尤其是AI概念的企业,提供了一个快速的从一级市场到二级市场的融资通道,让这些企业得到更多中国投资人的资金支持。这对于中国的科技企业是非常利好的,也是符合时代的大趋势的。

我们今年有好几家公司都在报18C,他们都是一些高科技公司,并且都与这波AI的技术变革紧密相关。比如工业机器人领域的翼菲科技,还有一些还没有正式官宣的企业。

智客ZhiKer:您是如何看待国内AI ToB行业的发展?

田江川:我们觉得在 AI ToB 领域,目前国内的底层模型确实已经趋于通用化,而上层的核心价值会回归到客户。

过去大家都觉得数据很重要,但是对于数据实际带来影响的感知并不清晰。作为一个公司的CEO,其实根本无法具象地感知到数据带来的效果。我们以前常说中国企服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企服产品并没有跟结果挂钩,并非他们不想挂钩,而是数据治理的水平和应用算法的瓶颈极大地限制了数据的应用。

而今天,大模型能力彻底释放了数据的价值,非常多的工作流正在被AI在重构。像滴普在做的事情就是让客户企业拥有最好的算法,让数据能够实实在在的为企业带来价值。数据可以带来能够被感知到的降本增效的作用,这是一个质的变化。

数据治理从原来更偏认知和讲概念的阶段发展到了能实际交付结果的阶段,而且是非常量化的结果。基于这样量化的结果,未来整个AI ToB的收入模式都会有新的变化,客户会拥抱一些新的结果导向型的付费模式。

AI ToB企业要是想截取这部分的价值,就必须回归到对自己客户业务流程有足够深刻的理解,必须与客户建立起足够深度的信任。而这一点上,滴普更是有一个很好的身位。基于他们常年在帮客户收集数据、清洗数据、以及结构化管理数据,这个过程已经让他们与客户之间建立了很强的信任,也积累了深度的行业理解和Know-How。

滴普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就是在一些聚焦的垂直行业里先做出“灯塔客户”。通过深度服务这些“灯塔客户”,来建立对垂直行业的深度认知,并积累最好的实操经验。后面将这些珍贵的实操经验带给这个垂直行业的其他客户,一方面帮助他们落地技术应用,另外一方面也帮助这些客户完成AI驱动型组织的转型,这已经成了滴普的一项社会责任。

最后总结一下就是,谁掌握了差异化的数据和对垂直行业的更深入理解,谁就能交付更加结果导向的产品和服务,谁就能在这个行业更容易跑出来。

智客ZhiKer:AI ToB领域一直也是传统企业管理软件巨头和互联网巨头们紧紧盯住的市场,您觉得滴普在应对这些巨头们的竞争上有什么优势呢?

田江川:创业公司的特质本身就是一种优势。

我们平时不只会跟我们的已投企业交流,与他们的客户也会有很多交流。比如滴普的某个核心客户,内部会把AI服务商分类,一类是传统软件背景转型做AI的、一类是互联网巨头提供的产品,还有一类就是更偏AI 原生创业公司。他们会向我们表达,与其去相信大象可以跳舞,不如去尝试一些组织更扁平,执行力更高,更加AI原生的公司。

另外,杰辉和滴普本身中立的风格也是一种极大的优势。这个时代需要中立,这对客户也非常的重要。在美国,就算强如GPT,也不断在被人质疑,觉得之前很好用,现在越来越难用了。

AI ToB公司保持中立的优势,是可以永远帮客户做最好的选择,而不被任何一个大模型公司绑架。

智客ZhiKer:都说中国只有ToC,没有ToB。您是如何看待这个观点的?中国AI ToB初创企业能够从滴普科技身上得到什么启示吗?

田江川:好问题。我觉得中国AI ToB市场最大的问题,是产品与客户的割裂。

首先,对于ToB企业来说,美国是有很多成熟的渠道可以使用的。新开发的产品只要放在那些渠道上,就会有人开始使用。但国内并没有这种使用习惯,就导致了产品与客户触达上的割裂。

其次,很多中国的ToB企业收不上钱,是因为产品跟结果太不挂钩了,也就是产品与客户诉求的割裂。如果初创企业能够在AI赋能时代,做出更加结果导向的产品,就依然能找到很多差异化的机会。

我之前跟宇树王兴兴聊过他们公司的ERP系统,他就认为市面上的ERP都不懂具身供应链,所以宇树只能自己开发一套。如果真的有一家能做的特别好,他是愿意付出高额预算的。

所以并不是中国的客户没有需求,或者中国的客户完全不愿意付钱。这个过程其实是双向的,到底创业公司有没有提供实际解决企业问题的产品,且这些产品跟结果挂钩,我觉得这个才是最核心的。

智客ZhiKer:对初创AI ToB创业公司而言,您觉得还有哪些具体场景是有机会的?

田江川:我们最近投了一家做 AI Marketing 的公司,主打用 Agent 做红人营销投放。这个领域的创新我们觉得很有意思。一方面,现在企业都在拼命找流量增量,红人和 KOC 是一个特别重要的来源。但另一方面,这个群体非常分散,个性又强,导致以前的合作方式流程复杂、信任感弱、匹配效率低,效果还不好衡量。现在有了 Agent,情况就不一样了,它能极大地提升投放的匹配度和实际效果,让这个领域有机会提升集中度,出现大公司。

我们现在关注比较多的 AI ToB 还是更偏能确实提升销售结果的产品。因为历史上 ToB 市场起起伏伏,最赚钱的还都是一些跟企业的营收增长相关的公司。能实际帮企业提升销售转化率或者提升销售结果的产品永远有机会。

智客ZhiKer:目前,初心资本在重点布局哪些领域?

田江川:我们今年重点关注—— AI、机器人(Robotics) 和 AI原生的智能硬件 (AI native smart hardwares)。

在 AI 领域,我们看到新一代的 AI Agent 正在快速崛起,比如 DeepSeek 就是一个代表,它通过共识创新和工程突破,打破了技术封锁,加速了中国在全球 AI 定义中的角色。我们相信,中国创业者凭借工程师红利和供应链优势,能够在全球 AI 应用浪潮中建立差异化竞争力,甚至出现Native killer app。

今年初心特别关注,第一,各行业agent落地,尤其是能为公司实际创收的 AI Agent;第二,关注新生代有全球化视野的年轻创业者和 AI Native App,比如我们最近支持了 Agentic AI 浏览器 Fellou 的创始人谢扬(1995 年)以及 AI 营销产品 Head AI 的创始人 Kay (2002 年)。

在具身智能领域,人机协同的时代已经到来,机器需要更像人,才能在更复杂的场景中真正落地。在我们看来,具身智能的突破在于本体成本的持续下降和算法在运动、导航等领域的突破,这其中我们投资的宇树科技是很典型的代表。除此之外,我们布局了两个有地平线背景的最头部的团队,一个是上游芯片公司地瓜机器人,另一个是地平线智驾总裁余轶南创办的消费级机器人公司维他动力;另外我们也关注具身智能在一些特定场景的落地,投资了聚焦智能宠物领域的三号宇宙和外骨骼消费品牌 ExoTronic 亦方智能。

在智能硬件领域,初心遵循“硬件电动化—硬件智能化”的大趋势,布局有机会构建全球影响力的智能硬件品牌。比如在智能耳机领域,我们布局了 Iflybuds,我们投资的时候公司只有几千万的收入,预计今年可以做到 5 亿收入;另外,初心也支持了一系列兼具工程能力和产业经验积淀、成建制出走硬件大厂的技术团队,在一些有意思品类做创新性探索,比如出行领域,我们投资了 E-cargo 迅路创新,智能轮椅若创科技和智能房车乐逸智能,他们的创始人都是来自大疆和 Insta 360 的成熟团队;还有在影像领域,我们布局了新生代来自小米的创业团队清智元视等。

智客ZhiKer:今年也是初心资本成立十周年,作为一位长期主义的践行者,您如何总结初心过去十年在基金管理上的成果?有哪些亮点可以分享?

田江川:过去十年,初心始终聚焦在技术驱动的长期机会上——始终强调从心出发,让创新发生,从原点开始支持创业者,让未来提早到来。投资滴普科技,是我们从相信一个人的创业梦想开始,到陪伴公司成为企业级大模型 AI 应用第一股,背后是我们每一个重要的决策都尊重创始人,给予无条件的信任,穿越周期的长期主义的陪伴。

截至目前,我们已累计管理四期人民币盲池基金和两期美元盲池基金,持续在具身智能、AI应用、智能硬件等前沿科技领域深耕。在管项目中,除了刚上市的滴普科技(01384.HK),已有多家进入IPO进程,预计在今年内及明年第一季度陆续登陆港交所、纳斯达克和科创板。

十年或许只是投资周期的起点,但初心愿意用时间去兑现相信。在下一个十年,我们也希望可以持续创造价值,从原点陪伴创业者,从心出发,让创新发生。

滴普科技上市钟声敲响的那一刻,初心资本的7年陪伴终于画上了阶段性的标点。这场“长期主义”的胜利,既源于初心资本对“创业者画像”的精准定位与捕捉,源于对 AI ToB 市场趋势的前瞻预判,更源于一份“认人不疑、认事不悔”的赤诚信任。

初心资本收获的不仅是一个IPO项目,更验证了一套“看人——看势——坚守”的投资哲学,为中国创投行业又增添了一个鲜活样本。(文|智客ZhiKer,作者|郭虹妘、陶天宇,编辑|陶天宇)

更多对全球市场、跨国公司和中国经济的深度分析与独家洞察,欢迎访问 Barron's巴伦中文网官方网站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