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户外人都“美黑”了,谁还在意防晒?

文 | 听筒Tech,作者 | 陈珂,编辑 | 饶言
“以白为美”、“一白遮三丑”,这种传统审美认知正在被走在潮流前线的年轻人抛弃。
“相比过度防晒,我们更在意的,其实是怎样‘美黑’。”桨板教练、热衷户外的Yuki向《听筒Tech(ID:tingtongtech)》直言。
Yuki自称“黑皮”,她还打趣,“我们教练,人均‘黑皮’,或者小麦色,白的会被鄙视。”在她看来,这种肤色,代表了力量和健康美,她甚至引以为傲。
和Yuki一样,00后的大厂“牛马”小楚,最近几年也开始推崇“小麦色”,甚至,她还尝试了几次“美黑”。
在小楚看来,以皮肤的白皙程度来定义美,根本就是畸形的。尤其是,近几年,她对健康的追求和理解越来越多维度,她想让自己看起来非常有“力量感”,运动时也丝毫没有“晒黑”焦虑。
用小楚的话说,“黑一点又如何,那是健康和自然美的象征,也彰显了个人的帅气和酷的气质。”
消费者的审美迁移,让一些美黑机构和用品,也出现增长小高潮。北京一家美黑机构就告诉《听筒Tech》,“确实,这两年,年轻人对美黑有了明显的喜爱,生意也肉眼可见地好了。”
而在更多的业内人士看来,国内“美黑经济”正从小众需求向主流消费市场快速扩张,其背后则是年轻一代审美多元化、健康生活方式普及,以及颜值经济升级的共同驱动。
更重要的是,从“白瘦幼”到“黑酷美”,当“肤色自由”成为共识,这条赛道必将诞生更多现象级品牌。
“美黑”,不仅是一种生活时尚
在很多年轻人看来,“美黑”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和追求,更是对审美和健康的重新认知。
小楚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作为一位女生,小楚从小就感知到人们对“白瘦幼”审美的偏爱,“尽量要瘦、要白,出门打伞,裹好自己,做好防晒。”这是市场诸多穿搭及美妆博主对“变美女生”的谏言。
一到夏天,这种现象更普遍存在。尤其是最近,在防晒衣、防晒用品市场爆火的当下,很多人出门都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被网友戏称为“电驴穿搭”。
但曾留学澳洲的小楚,对此很不以为然,“在国外,很少有人这样,无论男女,相比怕被‘晒黑’,他们更怕‘晒不到’。他们会涂防晒霜,但不畏惧变成小麦色和古铜色,甚至也接受‘美黑’。”
随着工作和生活压力的增大,小楚对健康和生活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感知,她开始运动,日常也喜欢户外活动,比如徒步、登山、骑行等等,“在运动圈,几乎没有人有肤色焦虑,如果你足够白,那就证明你‘运动量不够’。”
小楚还发现,最近甚至身边不少人还开始“美黑”,“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晒黑,而是通过一些方式,让皮肤变得更加健康、自然,充满光泽,也俗称‘美黑’。”
诚然,小楚是运动“美黑”的推崇者。不过,为了追求更好的视觉效果,她也去过机构做过几次“美黑”。因为,运动“美黑”往往会导致“肤色不均”,但去机构做美黑,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让皮肤整体看起来会更加自然、和谐。
和小楚不同,桨板教练Yuki则将“黑酷美”,贯彻了很多年。
图:Yuki运动日常来源:Yuki供图
Yuki是一位十几年的健身达人,也是一名专业的桨板机构教练。“在常年运动和与户外的接触过程中,自己的肤色就变成这样了。”Yuki笑言。
Yuki的肤色,更接近一种健康美,虽然黑,但具有光泽和弹性,给人的视觉感觉,非常具有力量和自然美。
Yuki坦言,“我不想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最后因为缺钙,天天往医院的骨科跑。我身边爱好运动的朋友,也不会有晒黑焦虑。尤其是那些爱好跑步的朋友,穿着背心和短裤,喷上防晒霜,戴个防晒帽,即刻就能开跑,丝毫没有容貌焦虑。”
相对比运动和户外等物理“美黑”,Yuki对一些“美黑”产品,也深有研究。
Yuki告诉《听筒Tech》,一方面,她会使用助晒油防止晒伤;另一方面,她会使用有维生素E和胡萝卜素这种帮助润肤跟助色的产品,经常使用的是一些国外品牌产品。
“类似美黑的精油或防晒乳液,主要作用是均匀和保护肤色。”不过,Yuki亦提到,“美黑是一个过程,需要长期维护。因亚洲人有基础肤色在,建议大家不要有肤色焦虑,不要被某一种审美标准左右,一切交给运动、健康和时间。”
发现新机遇的商家
实际上,过去,“美黑”更多的代表是欧美红人和国内明星。
此前,古天乐、吉克隽逸、瞿颖、Ariana Grande(A妹)、艾薇儿等国内外艺人均凭“万白丛中一点黑”的视觉独特效果,引发全网热议。
这种小众流行的时尚“审美”,最近几年开始走向大众。相对应的是,年轻消费者对肤色的新追求,也让一些商家看到机遇。
北京一家美黑机构工作人员泰哥就告诉《听筒Tech》,“这两年,确实来美黑或咨询做美黑的人多了,绝大部分都是年轻人。”
另据《环球时报》报道,2009年北京只有不到3家美黑店。如今,在大众点评能搜到291家。同时,广州有178家,上海有288家。
图:平台上关于“美黑”的部分商家来源:大众点评 《听筒Tech》截图
据泰哥介绍,美黑借助相关设备,通过模拟自然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让皮肤的黑色素细胞活跃,产生更多的黑色素,从而使皮肤呈现出更加健康、自然的肤色。
美黑的主要原理,则是利用紫外线中的UVB和UVA波段,刺激皮肤中的黑色素细胞,促进黑色素的合成和释放。
泰哥还告诉《听筒Tech》,来“美黑”的人主要分两种。一种是出于某些客观原因,消费者本身皮肤不均或者有疤痕体,他们经常会通过专业的美黑来进行遮盖和修复。“对于一些明显的疤痕和胎记,至少从视觉效果来说,美黑可以适当遮盖。”
还有一部分人,仅仅是喜欢“黑”这种肤色。“他们追求的是一种黑酷美。”泰哥解释,“主动来美黑的客户都比较运动风,有的是天生肤色偏黑,有的则全然不是。通常,他们对美都有自己的理解。”
泰哥也坦言,小麦色和古铜色不是一蹴而成的,“跟健身一样,是需要不断保养和反复保持的。比如,在紫外晒仓里,要配合防晒乳液,晒个五六次,坚持一个月,才能达到效果。”
在计费方面,就泰哥所在的店铺来说,是按“分钟”收费,“比如,美黑一次大概3-4分钟,一分钟80-90元,首次价格在300元左右。”
中国美黑机研发品牌美利康整合的信息也显示,目前,国内美黑店单次收费均价在200—300元间,消费者单次照灯时长在15分钟内,最长不超过20分钟。初次美黑者,每两天要照一次灯,坚持一个月便能见到效果,之后每周照一次,以维持肤色、防止“返白”。
泰哥也表示,“这就意味着,要想持续拥有深肤色,客户一般首月要花4000元左右,随后递减,一年照灯花费大概在2万元区间。同时,为了达到防止晒伤和均匀肤色的效果,消费者要适当使用乳液和保养产品。”
“对于美黑诉求强烈的客户,我们会劝他办卡,更合适。”泰哥透露,目前,他所在的店已经开了3年,办卡的客户不在少数。
是门好生意吗?
年轻人为“美黑”花的钱,让这一赛道成为市场的新风口。
公开的资料显示,截至2024年,全球美黑产品市场规模约为12.1亿美元,2024年全球防晒产品市场中,美黑产品占据49.9%的份额。区域市场方面,中国自我美黑产品市场2023年规模达约218.7亿元人民币,预计2029年将达261.05亿元人民币。
不过,于国内的商家而言,美黑是否是好生意,还言之过早。泰哥便承认,尽管国内美黑市场处于起步阶段,但竞争同样激烈。
泰哥对《听筒Tech》透露,开一家美黑店,在一线城市,即便只添置一台中端设备,所有成本下来,不会低于50万元。
但遗憾的是,由于目前市场对“美黑”的认知度并不高,客源并不稳定,收回成本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更久。泰哥表示,实际上,近几年来,不少商家生意难以为继,“再加上现在开美黑店的越来越多,生意更不好做,不少店很难坚持下去。”
“甚至有健身房为了吸引客户,推出‘免费美黑’服务,这太卷了。”泰哥直言,就目前的市场而言,美黑要成为一门好生意,可能还需要更长的市场培育期。
“目前来看,一线城市的需求相对三四线城市会好一些,但我劝想要入行的创业者谨慎。”泰哥认为,就目前市场而言,国内消费者对“美黑”的认知,还远不足以支撑一个“热闹”的市场。
而于消费者而言,和其他美容、医美市场套路一样,更多的则是,需警惕“美黑”市场乱象。
比如,市场信息不透明。《听筒Tech》在致电一家美黑机构时,该店铺销售员就对单次消费的价格区间表述得较为含糊,并反复强调“客户到店后,就能了解”,在几次追问下,才给出一个模糊的价格区间;同时,他还强调,“如果嫌贵,可以办卡,办卡有优惠。”
尤其是,“美黑”机构关于配套设施本身的问题,曾让很多消费者踩中了“雷区”。
一位网友在社交平台这样总结,一般“低价套餐”,约等于“劣质灯管”,老款的UVB灯,晒完会使得皮肤泛红、脱皮;其次,尽量自带固色霜,拒绝隐形连环消费。
同时,为了防止很多机构在设备上欺骗消费者,尽量锁定带有“CE认证”的机器,会更安全且有效,同时要注意检查灯管更换记录,原则上超过800小时是必须更换的。
泰哥亦认为,有些小的美黑工作室,为了节省成本,会购置中端设备,而在对外宣传时,会包装成高端设备,“毕竟,现在绝大部分消费者并不懂其中的’门道‘。”
在体验了几次机构“美黑”之后,小楚亦表示,“其实跟医美市场一样,尤其是处于早期,且存在信息差,肯定存在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但大家最好还是提前做好了解,毕竟除了诱导消费不说,皮肤一旦晒伤或出现问题,会危及健康。”
相关分析亦指出,实际上,受审美消费影响,美黑产品和技术在全球市场(尤其是欧洲和北美)较为成熟,而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的美黑市场还是一片未开发的处女地。
当然,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是小楚等消费者的需求,还是市场分析的认知,都说明一个事实:美黑经济已从边缘亚文化蜕变为颜值经济的重要分支,其核心价值,可能不仅仅是市场规模的膨胀,更在于它标志着年轻一代审美自主权的觉醒。当“肤色自由”成为共识,这条赛道必将诞生更多现象级品牌。
在以小楚为代表的诸多消费者看来,随着多元化审美文化的不断发展,国内美黑市场只要做到专业,且通过良好的运营方式,未来仍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不管是美黑产品,还是美黑机构,商家要做的便是,不要让消费者陷入传统医美和美容市场的口碑怪圈。”很显然,这一消费诉求,不是小楚一人所愿。
(文中小楚和泰哥为化名。)
参考资料:1、《美黑就美黑,别嘲笑白瘦幼》,来源:新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