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花费33万娶妻,妻子仅同房一次就闹离婚,妻子的离婚理由奇葩

男子花费33万娶妻,新婚当晚仅同房一次后,妻子便提出离婚,离婚理由令人意外,妻子称婚前未充分了解对方性格和生活习惯,导致婚后无法适应,男子对此感到困惑和失望,双方家庭因此陷入争议,此事引发社会关注,引发对婚姻观念和婚前沟通的思考。
为圆成家梦,29岁的安徽小伙何攀从温州鞋厂回到老家,经老乡红娘牵线,奔赴贵阳寻求良缘。他未曾想到,这场跨越千里的相亲,会以短短一个月的婚姻、33万元的投入,以及一张刑事立案告知书收场——在婚恋市场看似正规的流程里,一场精心设计的骗局正悄然展开。
据10月18日的报道称,2025年4月中旬,红娘联系上何攀,打包票能介绍合适的结婚对象。动心的何攀随即前往贵阳臻熙婚恋有限公司,4月20日,他见到了当地女子陆女士。据双方红娘介绍,陆女士有过一次婚史且已离婚一段时间。仅见过两面后,4月22日,在婚恋公司的见证下,两人便在贵阳市云岩区民政局领了结婚证,从相识到领证不过两天。
领证前,何攀与婚恋公司签了平台服务合同,还和陆女士签了婚前合同。这笔“婚费”并不少:给婚恋公司的平台服务费3万元、双方红娘好处费10.6万元、谢媒费1.8万元,加起来15.4万元;按婚前合同约定,给陆女士的彩礼12万元;再加上“五金”和其他零碎花销5万多,前前后后何攀花了约33万元。陆女士还告诉何攀,自己父母已双亡,4月26日跟何攀回安庆前,带他见了“唯一的亲人姑姑”,何攀特意买了烟酒,还给“姑姑”“姑父”包了红包,当天便一同返回安庆老家。
可这份“新婚甜蜜”并未持续多久。到安庆才两天,陆女士就以回贵阳办事为由离开;在何攀的反复催促下,5月6日她虽再次返回,5月8日却又一次离开,此后便再没回来。5月30日,陆女士给出了一个略显牵强的理由:“从机场到你家要两个小时,时间太久,以后不来了”,当天便正式提出离婚。此时,距离两人领证刚过1个月零8天,婚礼没办,何攀与这位“新娘”也仅同房过一次。慌了神的何攀第二天就跟着家人赶到贵阳,试图找婚恋公司和陆女士协商。
然而协商并未有结果,陆女士坚持离婚,何攀妥协说只要拿回大部分钱就不再计较,可婚恋公司、红娘退钱拖拖拉拉,陆女士对“还钱”的态度也反复无常。到了7月,何攀彻底联系不上陆女士和女方红娘,就连涉事的臻熙婚恋公司也锁了门,门上贴出转让出租的广告。更让他崩溃的是,当他找到陆女士的“姑姑”时,对方却说自己根本不是陆女士的姑姑,只是之前认识,被陆女士请去“扮演”亲人,现在也不知道陆女士的去向。直到这时,何攀才笃定自己遭遇了“闪婚骗局”,随即向贵阳市公安局南明区分局花果山派出所报了警。
报警后,婚恋公司向何攀退还了15.4万元的平台服务费等费用,并让他签了《合同调解退费终止协议书》,协议要求何攀此后不能再以任何理由向公司主张诉求,也不再追究其刑事和民事责任。8月14日,贵阳市南明区公安分局出具了立案告知书,明确何攀被诈骗一案符合立案标准,立为刑事案件侦查。9月,何攀第四次来到贵阳,当月21日,他的“合法妻子”陆女士被警方抓获。也是在立案后,何攀才得知陆女士的真实情况:跟他结婚前,陆女士已经登记过两次婚,还有一个孩子,甚至因为吸毒被抓过三次。“要不是警察,我可能感情被骗,钱也一分拿不回来。”何攀的话里满是庆幸。
如今,何攀虽拿回了婚恋公司和红娘退还的15.4万元,但给陆女士的12万元彩礼以及5万多元其他花销,合计17万多元仍未追回,他与陆女士的离婚手续也还没办理。记者联系臻熙婚恋公司负责人应国红时,对方也证实了“女方被抓,17.1万元未退”的情况,还辩解称公司没有参与骗婚,只是提供平台服务,问题出在合作团队身上,目前已与涉事团队解除合作,法务也在跟进处理。而当记者联系花果山派出所、贵阳市南明区公安分局和市公安局了解案件细节时,要么需报备许可,要么表示不便采访。
何攀把自己的遭遇发到社交平台后,很快有20多人联系他,说自己有相似经历,且事发地都在贵阳市南明区。专门揭露贵阳闪婚婚介骗局的网友“全民反诈(韭菜保护局)”透露,有当地知情人说,花果园一带有数百家婚恋公司,其中部分没有注册登记,被骗的不仅有男性,还有女性,目前已有30多人向他求助。此前贵州广播电视台《百姓关注》也报道过,江西一男子花30多万元与相识4天的女子闪婚,婚后女子很快失联,后来发现女子回贵阳后又和别人相亲收彩礼,还因诈骗被拘留——而介绍这位江西男子的,正是臻熙婚恋公司。
对于这种现象,贵阳市南明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表示,南明区在册的婚恋公司有百余家,红娘市场从去年下半年开始活跃,“婚骗”现象也随之增多,相关部门虽有查处,但面对高额中介费和天价彩礼的诱惑,仍有婚恋公司或骗婚者铤而走险。现在登记处工作人员只要发现新人是婚恋公司带来的,或是一方有频繁结婚离异记录,都会进行反诈提醒,若发现骗婚迹象,会建议受害者通过司法程序维权。
这场骗局引发了网友们的理性讨论,不少人聚焦事件中的关键问题。有网友说:“婚恋公司说‘只提供平台’就是甩锅,收了高额服务费,连介绍对象的基本信息都不核实,这跟帮骗子铺路有啥区别?”也有网友提醒:“见两天就领证也太急了,婚姻不是赶进度,就算有婚介背书,自己也得查清楚对方的婚史、背景,不然钱和感情都容易打水漂。”还有网友关注监管问题:“数百家婚恋公司还敢有未注册的,监管得再严点,不然骗子换个公司名字又能继续骗,受害者维权太难了。”另有网友为警方点赞:“还好警方及时立案抓人,不然不知道还有多少人会掉坑,希望后续能把受害者的钱都追回来,让骗子受到该有的惩罚。”
其实,何攀的遭遇并非个例,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部分婚恋市场的乱象:高额利益诱惑下,一些婚恋公司放弃审核责任,甚至与骗婚者勾结;而部分人急于成家的心态,也给了骗子可乘之机。虽然警方立案、部分钱款追回给了何攀一丝慰藉,但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既需要监管部门加大对婚恋公司的审核与查处力度,堵住“未注册经营”“信息不核实”的漏洞,也需要每个寻求良缘的人保持理性——婚姻从不是一场赌局,谨慎核实、拒绝闪婚,才是对自己人生的负责。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