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母子卖粮100多吨,总价28万!警方以账号涉诈为由冻结,母亲痛哭

访客 2025-10-26 14:13:34 2
母子卖粮100多吨,总价28万!警方以账号涉诈为由冻结,母亲痛哭摘要: 一对母子卖粮超过百吨,总价值高达28万,警方因怀疑其账号涉及诈骗行为而冻结了这笔款项,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母亲情绪失控痛哭,警方正在调查此事,以明确是否存在诈骗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法律...
一对母子卖粮超过百吨,总价值高达28万,警方因怀疑其账号涉及诈骗行为而冻结了这笔款项,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母亲情绪失控痛哭,警方正在调查此事,以明确是否存在诈骗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问题再次引发了人们的思考和讨论。

在农村,卖粮是农户一年到头的心头大事——春种秋收的辛劳,最终都盼着粮食能顺利出手,换来实实在在的收入,支撑家庭开支与来年生计。河南新乡的孙先生和母亲,原本也以为2025年10月的这笔卖粮交易能让家里踏实一阵,却没料到,一场看似正常的买卖,最终把他们拖进了"粮去钱冻"的绝境里。

母子卖粮100多吨,总价28万!警方以账号涉诈为由冻结,母亲痛哭

孙先生在新乡做粮食购销生意多年,平时帮着家族和周边农户整合粮食资源,再联系买家出手,算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粮贩子"。2025年10月17日,他通过网络平台结识了一位自称是外地收粮老板的人,对方开口就说要"高价收粮",给出的报价约1.4元/斤,比当时的市场价略高一点,算不上离谱,却足够有吸引力。沟通中,对方对粮食质量、数量都没过多挑剔,只说要100多吨,大概能装3车,总价算下来28万元,还承诺"现场监装,装完就打款"。

对于孙先生来说,这样的交易条件很常规,没多想就答应了。到了约定的交易日,买家果然派了人过来监装粮食,3辆车依次装满后,对方当场通过银行转账把28万元打到了孙先生的账户上。看着手机里的到账提醒,孙先生和母亲都松了口气——100多吨小麦不算小数目,能这么顺利卖掉,还及时收到钱,确实是件省心的事。可这份安心只维持了两天,意外就来了。

10月19日,孙先生准备用这笔钱还之前收粮时借的贷款,却发现银行卡怎么也转不出钱,去银行查询才知道,他和兄嫂的账户都被贵州警方冻结了。银行工作人员告知,冻结原因是账户里的28万元涉及诈骗赃款,上游有一起电信诈骗案件,警方为了追赃,依法冻结了相关资金账户。这个消息像晴天霹雳,孙先生赶紧联系之前的收粮买家,可对方的电话已经打不通,微信也被拉黑,彻底失联了。更让他心慌的是,那100多吨小麦早就被拉走,现在去哪里了、被谁接手了,他一点线索都没有。

好好的一笔交易,怎么就和诈骗扯上关系了?孙先生一家人越想越懵,母亲更是当场崩溃痛哭,反复念叨着"俺就是卖个粮食,怎么还能招来骗子?这日子可咋过啊!"孙先生自己也又急又悔,觉得是自己没把好关,才让家里陷入这样的困境——粮食没了,28万元取不出来,欠的贷款还不上,接下来一家人的生计都成了问题。

母子卖粮100多吨,总价28万!警方以账号涉诈为由冻结,母亲痛哭

后来经警方解释,他们才明白其中的门道:原来那个收粮老板根本不是真的做粮食生意,而是诈骗团伙的成员。这些人专门利用粮食交易"量大、监管松、资金流动快"的特点,把电信诈骗得来的赃款伪装成购粮款,付给像孙先生这样的普通农户,等粮食被拉走、资金完成"洗白"后,骗子就立刻失联。而孙先生一家因为不知情,完全按正常流程交易,反而成了诈骗团伙洗钱链条上的"工具人"。

不过从法律层面看,孙先生一家的情况其实有明确的保护依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和公安部联合出台的规定,只要是"善意取得"诈骗财物,就不会被追缴。而孙先生的交易完全符合"善意取得"的三个要件:一是他们对资金涉诈一事毫不知情,全程没有参与任何违法活动;二是28万元买100多吨小麦,价格符合当时的市场行情,不存在明显不合理;三是粮食已经实际交付给对方,交易已经完成。据10月26日的报道称,目前,当地警方已经在协助孙先生收集当时的过磅单、银行转账记录、和买家的聊天记录等证据,这些都是证明交易合法性的关键,之后会通过这些材料向冻结账户的贵州警方申请解冻。

母子卖粮100多吨,总价28万!警方以账号涉诈为由冻结,母亲痛哭

这件事传开后,不少网友在网上展开了理性讨论,观点也集中在几个关键点上。

有网友说:"普通农户哪有能力去查买家的资金来源啊?他们就认'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理,交易流程没问题,钱到账了才放粮,现在却要承担这么大的损失,太冤了。"还有网友关注到执法程序的问题:"警方冻结账户是为了追赃,这个可以理解,但能不能先快速核实一下交易的真实性?要是确认农户是无辜的,就别让人家等太久,农户家经不起这么耗,贷款、生活费都指着这笔钱呢。"

也有人提出了疑问:"100多吨小麦不是小数目,拉走肯定要用到大货车,物流信息、装卸记录应该能查到吧?为什么没看到追查粮食去向的消息?要是能找到小麦,或许能帮这家人减少点损失。"还有网友结合这件事给出了提醒:"以后大额交易真得小心,尤其是网上认识的买家,最好别一次性收全款,分个两三笔付,万一有问题也能及时止损,还有所有凭证都得留好,聊天记录、合同、过磅单,缺一样都可能影响自证清白。"

目前,事情的后续处置还在推进中。除了协助收集证据,当地警方也在和贵州警方对接,核查那28万元里涉诈资金的具体比例,同时追查小麦的运输轨迹和最终去向,希望能找到更多线索。有律师也主动联系了孙先生,帮忙整理所有交易凭证,指导他通过法律途径提交解冻申请。据了解,在之前类似的案例里,有些商户在提交完整的交易证据后,大概一个月左右就成功解冻了账户,这也给孙先生一家带来了一点希望。

母子卖粮100多吨,总价28万!警方以账号涉诈为由冻结,母亲痛哭

客观来看,警方依法冻结涉诈资金是打击电信诈骗、挽回受害者损失的必要举措,无可厚非,但对于孙先生这样完全不知情的无辜农户来说,突如其来的账户冻结无疑是"雪上加霜"。他们没有核查资金来源的技术和渠道,只是按常理完成交易,却要承担"钱粮两空"的后果,这样的处境确实值得同情。这件事也暴露出当前农户在大额农产品交易中面临的风险——缺乏有效的资金风险甄别机制,一旦遇到诈骗团伙设局,很容易成为"背锅侠"。希望后续相关部门能加快核查进度,尽快为孙先生一家解冻合法资金,同时也能推动建立更完善的防范机制,比如为农户提供简单的资金来源核查指引,或者在大额农产品交易中引入第三方监管,让农户在正常交易中不用再担心莫名卷入违法案件,真正保护好他们的劳动成果。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