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周期反转,650亿电解液龙头,“熬”过至暗时刻

访客 2025-10-27 14:05:41 1
周期反转,650亿电解液龙头,“熬”过至暗时刻摘要: 经历至暗时刻后,650亿电解液龙头企业实现周期反转,成功逆袭,该企业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迎来曙光,这一重要转变标志着行业趋势的积极变化,也展示了企业在逆境中的强大...
经历至暗时刻后,650亿电解液龙头企业实现周期反转,成功逆袭,该企业凭借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重重困难,最终迎来曙光,这一重要转变标志着行业趋势的积极变化,也展示了企业在逆境中的强大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

文 | 侃见财经

周期反转,650亿电解液龙头,“熬”过至暗时刻

1987年,国内改开的浪潮席卷而来。面对这难得的机遇,当时在中科院广州分院任职的年轻科研人员徐金富,毅然选择了下海创业。

彼时,国内经济刚刚开始蓬勃发展,洗发水、沐浴露等日用品逐渐走入千家万户,而这刚好对上了徐金富的专业,其与搭档、蓝月亮创始人罗秋平一道,靠着自建研发体系在日用化学赛道成功杀出一条血路,并借助蓝月亮的成功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不过,由于后来研发医药中间体失败,徐金富的第一桶金很快就烧没了。1995年,徐金富重返广州,从日用化学材料这个“老本行”重新开始,并在2000年投资510万元,创立了广州市天赐高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即如今天赐材料的前身。凭借多年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人脉,徐金富稳扎稳打,接连拿下宝洁、欧莱雅、联合利华等国际巨头订单,天赐材料也逐渐成为中国日化原料的隐形冠军。

随着日化原料生意越做越大,徐金富敏锐地察觉到锂离子电池与新能源汽车行业蕴含着巨大的商业前景,最终徐金富决定将天赐材料引入新能源市场,并将业务定在了锂电池电解液的研发和生产领域。

正是徐金富当年选择入局锂电池电解液市场的决定,才造就了今天“电解液巨头”。

大起大落

电解液产品中,最核心的材料莫过于六氟磷酸锂,其质量直接决定了电解液的性能。

在天赐材料入局电解液市场之前,六氟磷酸锂的相关技术长期被日韩企业垄断,关键技术缺失直接导致国内电解液成本居高不下。

为了不被“卡脖子”,徐金富不惜斥巨资买下美国一家公司的六氟磷酸锂生产制造技术。经过数年的艰苦攻关,最终天赐材料在2011年成功实现六氟磷酸锂的规模化生产,成为国内首家突破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的企业,一举打破了日韩企业的垄断。

掌握六氟磷酸锂核心技术后,天赐材料开始步入发展的快车道。2015年,天赐材料通过收购东莞凯欣成功进入宁德时代供应链,当时宁德时代正迅速崛起为全球动力电池巨头,而绑定宁德时代的天赐材料则吃尽了红利,仅2018到2020年期间,宁德时代向天赐材料采购电解液的金额就从4.57亿元激增至9.97亿元,天赐材料的营收也从2018年的20.8亿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41.19亿元。

2021年,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锂电池开始供不应求,没多久宁德时代便将一张大单抛给了天赐材料:公司全资子公司宁德凯欣与宁德时代签订了《物料供货框架协议》,约定在协议有效期内(自协议生效之日起至2022年6月30日),宁德凯欣向宁德时代供应预计六氟磷酸锂使用量为15000吨的对应数量电解液产品。为此,宁德时代甚至向天赐材料预付了高达6.75亿元的货款。

另外,有了与宁德时代合作的背书,天赐材料的客户群体不断扩大,除宁德时代以外,比亚迪、国轩高科、LG等电池厂商也都是天赐材料的客户。而天赐材料自身的体量也在加速膨胀,在2022年巅峰期,天赐材料的营收达到了223.2亿元,净利润高达57.14亿元。

不过,商业周期就如同潮汐,有涨自然就有落。进入2023年,由于电解液行业此前的高额利润吸引了大量资本涌入,电解液及其关键原材料六氟磷酸锂的产能开始集中释放,整个电解液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从供不应求转向了产能过剩,价格战也随之打响。

以电解液为例,其价格在2022年3月一度高达13万元/吨,但到2024年一度跌破2万元/吨的“地板价”。根据市场数据,到2024年4月,磷酸铁锂电解液市场均价已深跌至2.22万元/吨。与此同时,电解液核心原材料六氟磷酸锂的价格也从高峰时的59万元/吨一路暴跌,到2024年进入7万元/吨下方的筑底区间,并在此后又进一步下探至6万元/吨以下,和最高点相比直接“膝盖斩”。

而电解液和六氟磷酸锂价格的雪崩,则直接击穿了天赐材料的盈利底线。

财报显示,2023年天赐材料实现净利润18.91亿元,和2022年57.14亿元的净利润相比大幅下滑了66.92%;2024年,天赐材料的净利润进一步走低,仅为4.839亿元,同比下滑74.4%。从产品毛利率来看,主营产品“锂离子电池材料”2024年的毛利率只有17.45%,而在2022年“锂离子电池材料”的毛利率高达38.55%。

走出“至暗时刻”

回头看天赐材料的发展历程,过去两年天赐材料确实走得十分艰难。

股价走势也体现了这一点。在2021年10月创出历史最高点84.01元/股后,天赐材料的股价便开始走弱,到2024年9月时一度创出了12.76元/股的阶段性低点,如果从最高点算起,其市值相比缩水超80%,市值蒸发超1300亿元。

不过,2025年9月之后,天赐材料的股价明显回暖,其中仅9月这一个月的时间,天赐材料的股价涨幅就达到了77.45%。

那么,天赐材料股价大幅反弹背后主因是什么?

侃见财经认为,主要是六氟磷酸锂价格的反转。相关资料显示,今年以来锂电池尤其是储能电池需求旺盛,业内甚至出现“缺芯潮”现象,这对六氟磷酸锂的需求形成拉动。上海钢联最新数据显示,10月14日,六氟磷酸锂均价报7.38万元/吨,较前一日提高500元/吨。7月中旬,六氟磷酸锂的价格还曾一度跌破5万元/吨。短短三个月,六氟磷酸锂的价格就上涨了近50%。

从业绩来看,在六氟磷酸锂价格还没反弹之前,今年上半年天赐材料的业绩已经有所回暖。财报显示,今年上半年天赐材料实现营收70.29亿元,同比增长28.97%;实现净利润2.68亿元,同比增长12.79%。从目前来看,由于六氟磷酸锂价格回升主要是在三季度才开始的,所以天赐材料的业绩还没有明显变动,但可以预见,其三季度业绩将会有明显的提升,毛利率也会有明显改善。

而除了六氟磷酸锂价格大幅反弹以外,接连斩获大单也是推动天赐材料股价上涨的重要驱动力。

此前,天赐材料曾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与瑞浦兰钧签署协议,自生效之日起至2030年底,瑞浦兰钧将向天赐材料采购总量不少于80万吨的电解液产品。资料显示,此次协议周期为五年又一季,平均每年供货量不少于15万吨,这是天赐材料上市以来披露的最大规模长单,若再加上7月与楚能新能源签订的55万吨订单,三个月内天赐材料的累计长协量达135万吨。

另外,天赐材料还开始冲刺港股上市。根据公告,近日天赐材料向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递交首次公开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申请。对于天赐材料来说,港股上市不仅是一场融资行动,更是应对行业分水岭的战略卡位。此前,天赐材料在半年报中曾明确表示,随着国内电解液市场的饱和与竞争加剧,未来国内电解液出口海外将成为明确主线,出口量将逐步提升。

综合上述分析,无论是从大幅回升的六氟磷酸锂价格来看,还是从连续签下的大单来看,天赐材料的“至暗时刻”已经过去。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