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残疾女子称,自己被亲生父母砍掉一只手、割掉一只耳朵!官方回应

访客 2025-08-22 14:23:19 5
残疾女子称,自己被亲生父母砍掉一只手、割掉一只耳朵!官方回应摘要: 一名残疾女子声称被亲生父母残忍伤害,遭受砍掉一只手和割掉一只耳朵的悲惨遭遇,官方已经对此事作出回应,正在深入调查此事件,并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以维护受害者的权益和社会的公正,这一事...
一名残疾女子声称被亲生父母残忍伤害,遭受砍掉一只手和割掉一只耳朵的悲惨遭遇,官方已经对此事作出回应,正在深入调查此事件,并采取必要的法律措施,以维护受害者的权益和社会的公正,这一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呼吁保护弱势群体,严厉打击家庭暴力行为。

最近,社交平台上一则关于山西长治残疾夫妻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里,一对残疾夫妻靠流动售卖油条、豆腐脑谋生,还提及曾收留抑郁少年、关照孤寡老人,更令人揪心的是,妻子称自己幼时被亲生父母砍掉一只手、割掉一只耳朵,缘由竟是算命先生说“害了三姑娘就能生出儿子”。这段交织着悲情与善意的内容迅速戳中网友共情点,可随着当地官方介入核查,事件却浮现出诸多待解疑点,真相仍需进一步厘清。

残疾女子称,自己被亲生父母砍掉一只手、割掉一只耳朵!官方回应

发布相关视频的博主未透露更多背景信息,但一个名为“卖油条残疾夫妻”的账号自2023年6月起,便持续更新两人的生活片段。从账号作品可见,夫妻二人常年辗转于长治沁县、武乡县的多个村庄,推着简易摊位售卖早餐,视频中妻子右手明显残缺,长发几乎遮住整个耳部,无法看清耳部具体状况;丈夫则肢体发育不均,右手比左手小一圈,动作略显笨拙。视频文案与妻子的口述里,除了记录卖油条的辛劳日常,还多次提到两人主动关照村里的孤寡老人,偶尔会收留情绪低落的抑郁青年,而妻子的残疾遭遇,被描述为“亲生父母为求子听信算命先生谗言所致”,这段经历让不少网友直呼“心疼”,账号也因此积累了不少关注。

8月21日,有媒体尝试联系视频博主与这对夫妻核实细节,均未获回应。不过,事件热度已引起当地相关部门重视。沁县残联工作人员在沟通中表示,关注到视频后,他们已联合其他单位展开核查,目前可确认的是,这对夫妻确实居住在沁县松村镇,两人均为残疾人,靠流动小吃摊维持生计,这些情况与视频内容一致。但对于“妻子被亲生父母砍手割耳”的说法,工作人员明确指出“暂时未找到任何事实依据”,结合视频传播的热度,不排除拍摄者存在借特殊题材博流量的可能——毕竟残疾、悲情、善意等元素叠加,极易引发网友情感共鸣,进而带来流量关注。

残疾女子称,自己被亲生父母砍掉一只手、割掉一只耳朵!官方回应

松村镇政府负责残联工作的人员因与夫妻二人相识,提供了更多细节。他提到,丈夫今年30多岁,妻子20多岁,丈夫存在“半身发育不健全”的情况,最明显的特征是双手大小不一,右手明显偏小,日常动作受影响;妻子则缺失一只手,耳朵也有缺陷,但因妻子常年留长发遮挡,旁人很少能看清耳部缺陷的具体程度。不过,关于妻子的身世,这位工作人员的说法与视频描述存在出入:“她并非亲生父母抚养长大,而是幼时被遗弃,后被养父捡到并抚养成年”,且两人是自由恋爱结婚,婚后感情较为稳定。至于视频中提及的“长期关照孤寡老人、收留抑郁青年”,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仍在核实,暂未找到确切信息证明这些事经常发生”。

还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早在2023年11月,就有网友在“卖油条残疾夫妻”账号的评论区提问“亲生父母为何要丢弃你,还砍掉耳朵和手?”,当时账号作者仅回复“哎,不知道呀”,既未进一步解释,也未提供任何佐证,这种模糊回应如今看来,更让“亲生父母伤害”的说法显得可疑。随着疑点不断增多,从沁县官方传来消息,当地警方已正式介入此事,将围绕“妻子残疾的真实原因”“视频内容是否属实”等关键问题展开调查,后续结果将视情况对外公布。

残疾女子称,自己被亲生父母砍掉一只手、割掉一只耳朵!官方回应

事件发酵过程中,网友的讨论并未完全被悲情情绪裹挟,不少理性声音凸显出对事实的重视。有网友冷静分析:“视频里只看到妻子手残,耳朵被头发挡得严严实实,没有直观证据证明被割过;而且‘亲生父母伤害’和‘养父抚养’这两个信息存在矛盾,得先理清时间线——如果是被遗弃后由养父养大,那亲生父母伤害她是在遗弃前还是后?这些都需要官方查清楚,不能光听口述就下结论。”也有网友针对“博流量”的可能性提出看法:“现在很多自媒体喜欢找有话题性的题材,残疾人谋生本就容易让人同情,再叠加‘被父母伤害’‘行善’的设定,流量肯定少不了。但同情归同情,得有实锤才行,万一内容是编的,不仅骗了网友,对这对夫妻也不好,以后他们真有困难,大家反而会质疑。”

还有网友关注到事件背后的残疾人群体:“不管视频内容真假,这对夫妻靠双手卖油条谋生,这份努力值得尊重。可不能靠编造故事博取关注,不然真正需要帮助的残疾人,会因为这些虚假故事失去公众信任,反而影响他们获得实际支持。”另有网友提到基层部门的作用:“镇政府和残联已经核实了夫妻残疾、卖油条的事实,接下来就等警方查清楚残疾原因和视频真实性,希望别不了了之,给大家一个明确说法——既不让可能的恶行被掩盖,也不让无辜的人被流量裹挟。”甚至有网友结合过往案例提醒:“之前也有过类似‘悲情故事’,后来被查出是博主编造的,目的就是涨粉或卖货,所以这次大家别太急着愤怒或同情,等官方调查结果更靠谱。”

残疾女子称,自己被亲生父母砍掉一只手、割掉一只耳朵!官方回应

这起事件从最初的“感人叙事”到如今的“疑点重重”,折射出流量时代公众认知的常见困境——感性共鸣极易被特定题材调动,但真相往往需要理性核查与时间检验。这对残疾夫妻靠双手谋生的模样值得尊重,可“被亲生父母伤害”“长期行善”等关键信息若缺乏证据支撑,就可能沦为博流量的工具。警方的介入至关重要,一方面需查清女子残疾的真实原因,若真存在虐待行为,绝不能让责任人逃脱;另一方面也要核实视频拍摄者是否存在虚假创作,避免不实信息误导舆论。更重要的是,这件事也提醒我们,关注残疾人群体、传递善意本是好事,但这种关注不应建立在编造的故事上,只有基于事实的帮助与尊重,才能真正让需要支持的群体获得长久益处,也让社交平台的信息环境更健康。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