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6岁女子,独自跟黑猩猩生活几十年,她的传奇于10月1日谢幕了

一名独自与黑猩猩生活了几十年的传奇女子,享年26岁,她的故事在十月一日落下帷幕,这位女子与黑猩猩的深厚情感令人感动,她的经历充满了挑战与勇气,这段独特的经历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也体现了她坚韧不拔的精神,她的离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怀念。
在2025年美国当地时间10月1日的社交媒体上,珍·古道尔研究所的一条消息让全球关注自然与动物保护的人陷入沉寂——联合国和平使者、研究所创始人珍·古道尔,因自然原因溘然长逝,彼时她正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推进巡回演讲,生命的最后时刻仍在为她毕生牵挂的事业奔走。这位名字曾出现在科学、生物与英语教科书里的传奇人物,用一生跨越了科学研究与生命守护的界限,从非洲丛林里的观察者,变成了全球自然保护领域的“希望符号”。
珍·古道尔的故事,始于1934年英国的一个普通家庭。童年时,一本《怪医杜立德》让她对动物的内心世界充满好奇,《人猿泰山》里非洲丛林的画面则在她心里种下一颗种子——去那片广袤的土地,亲眼看看野生生灵的真实模样。中学毕业后,家境的拮据让她不得不暂停学业,但这份对非洲的向往从未熄灭,直到好友从肯尼亚寄来的邀请,成了她奔赴梦想的契机。抵达非洲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她结识了著名古人类学家路易·利基——那位发现“能人”头骨的科学家。当时利基正招募前往非洲丛林观察黑猩猩的调研员,希望通过黑猩猩探索远古人类群居的社会进化轨迹,毫无专业背景却满是热忱的珍·古道尔,意外获得了这份改变一生的工作。那一年,她26岁,带着简单的行囊和满满的期待,走进了坦桑尼亚西北部的贡贝丛林。
贡贝的丛林里,高山密林遮蔽阳光,野兽的踪迹时有出现,简陋的营地没有现代便利设施。最初的日子里,黑猩猩对这个突然闯入的人类充满警惕,珍·古道尔每天天不亮就爬上山顶,循着黑猩猩的叫声眺望,一整天的等待往往只换来模糊的身影。沮丧时,她也曾怀疑过,但一想到丛林里那些鲜活的生命,想到自己想要解开的疑问,又总能重新拿起望远镜和笔记本。
她后来回忆,一踏入丛林就像“回到了真正的家”,唯有黑猩猩的躲避让她心烦,可这份“心烦”从未让她放弃。终于有一天,一只黑猩猩主动靠近了她的观察点,随着信任的建立,珍·古道尔逐渐揭开了黑猩猩世界的秘密:它们会用树枝制作工具掏取白蚁,这一发现颠覆了当时“人类是唯一会制造和使用工具的动物”的科学界定论;她还记录下黑猩猩的社群结构——有雄性主导的权力层级,也有像人类家庭一样的亲情,有的母猩猩温柔照料幼崽,有的则显得粗疏。这些细致的观察,成了黑猩猩研究领域无法替代的早期资料,也让她第一次真正践行了“为不能发声的生命讲话”的初心。
关于这段研究,网友的评论满是敬意:“她不是用仪器‘测量’黑猩猩,而是用耐心‘走进’它们的世界。那些关于工具使用、社群结构的记录,不只是科学数据,更是打破人类中心主义的钥匙——原来我们和其他生命的距离,远比想象中更近。”还有网友提到:“26岁独自在丛林里坚持,换成别人可能早就放弃了。她的伟大不只是发现了什么,更是用十年如一日的专注,证明了‘热爱’能抵过所有艰苦。”
然而,非洲大陆的变化很快打破了这份平静。随着国家独立后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大面积森林被砍伐,偷猎者的陷阱让成年黑猩猩丧命,幼年黑猩猩则被贩卖到实验室或马戏团,黑猩猩的栖息地不断缩小,种群数量急剧下降,逐渐沦为濒危动物。看到这一切的珍·古道尔,再也无法只停留在观察记录中。
她意识到,只了解黑猩猩不够,必须守护它们的家园。于是,她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和当地社区合作,探索“以社区为中心”的保护模式——既通过合理规划耕种土地保障居民生计,又为黑猩猩保留完整的栖息地。1991年,她和坦桑尼亚的青年们共同发起“根与芽”项目,鼓励年轻人从身边小事做起,关心环境、保护动物、服务社区,这个项目后来在全球多个国家落地,成了传递环保理念的重要纽带。她曾欣慰地提到,如今从贡贝上空飞过,再也看不到光秃秃的山岭,树木重新生长,他们为隔绝的黑猩猩打通的“交流走廊”也发挥了作用,让黑猩猩能与南边的种群互动。
对于这次转型,网友们纷纷认可:“很多科学家只会提出问题,但她不一样,从研究到行动,她把‘保护’从口号变成了能落地的事。和社区合作、培养年轻人,这种长远的眼光,才是真正能留住希望的方式。”也有网友感慨:“她本可以在实验室里享受荣誉,却选择走进丛林和社区,风吹日晒地奔波。这种‘放下光环做事’的态度,比任何奖项都更有力量。”
即便到了高龄,珍·古道尔的脚步也从未停下。90岁的她,每年仍有300天奔走于世界各地,从一场演讲到另一场活动,始终在传递“保护自然”的信念。2023年11月,已是89岁高龄的她第17次踏上中国大陆,开启为期五天的“希望之旅”。在活动中,她和中国的年轻人分享自己与黑猩猩的故事,鼓励大家相信个体行动的力量——哪怕只是节约一度电、种一棵树,都是在为自然添一份希望。当时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看到奶奶级的她还在旅行演讲,突然觉得自己平时随手丢的垃圾、浪费的资源都很不应该。她用一生告诉我们,保护自然从来不是某个人的事,而是每个人的责任。”
如今,这位始终奔走的老者突然停下了脚步,但她留下的影响早已超越时间。有网友在她去世的消息下写道:“难过但不遗憾,因为她用一生完成了对生命的承诺——从26岁走进丛林,到90岁还在演讲,每一步都走在守护自然的路上。她没有离开,只是变成了丛林里的风、树上的叶,继续看着她守护的那些生命。”还有网友说:“上学时在课本上读她的故事,觉得很遥远;后来看她开通社交账号,看她90岁还在旅行,才明白‘传奇’不是活在书里,是用一生践行初心。以后再看到黑猩猩的新闻,就会想起她,想起要为自然多做一点事。”
珍·古道尔的一生,从来不是“故事”,而是一场关于“坚守”与“行动”的实践。她不仅用观察改写了人类对黑猩猩的认知,更用行动证明,对自然的守护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壮举,只需要一份不放弃的热忱,和一步一步往前走的坚持。她离开后,那些在全球生根发芽的“根与芽”,那些被她感染着守护自然的人,会继续带着她的信念前行。而“珍·古道尔”这个名字,也会永远和“热爱”“勇敢”“希望”绑在一起,提醒着每一个人:我们与自然共生,为不能发声的生命讲话,就是在为人类自己的未来铺路。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