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男子擅自徒步甘孜“子龙秘境”,滑到沟里身亡,尸体被马匹驮出

访客 2025-10-09 14:35:21 4
男子擅自徒步甘孜“子龙秘境”,滑到沟里身亡,尸体被马匹驮出摘要: 男子未经许可徒步进入甘孜“子龙秘境”,不慎滑入沟里身亡,救援人员将尸体用马匹驮出,此次事件提醒广大户外爱好者,探险需谨慎,特别是在未经开发、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内,应做好充分准备和风...
男子未经许可徒步进入甘孜“子龙秘境”,不慎滑入沟里身亡,救援人员将尸体用马匹驮出,此次事件提醒广大户外爱好者,探险需谨慎,特别是在未经开发、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内,应做好充分准备和风险评估,切勿冒险行动。

国庆假期的户外热潮还未完全褪去,一则来自四川甘孜康定的消息却让不少徒步爱好者心头一紧——有驴友在穿越近年爆火的“子龙秘境”时不幸滑到沟里身亡。从坊间流传的零星信息到多方证实的细节,这场悲剧不仅撕开了网红徒步线路的安全假象,更让“未开发景区能否擅自进入”的讨论再次成为焦点。

男子擅自徒步甘孜“子龙秘境”,滑到沟里身亡,尸体被马匹驮出

据10月8日的报道称,事情的起点在10月5日下午,彼时,国庆假期已近尾声,不少驴友正陆续从户外返程,而“子龙秘境”深处却突发意外。从常年为驴友提供进山服务的当地司机口中得知,当天下午确实有一名男子出事,“就是脚下没稳住‘溜了’,直接摔到悬崖下面,没救回来,很惨烈”,简单的描述里藏着难掩的惋惜。随后,线路终点解放一村的知情人进一步补充了细节:事故发生在“长海子瀑布”附近,“那地方下山的坡又陡又滑,国庆前后雨水多,路面更湿,踩空了根本没机会抓东西”。他还参与了后续救援,回忆起遗体转运时提到,“路太窄车进不去,最后是靠马驮出山的,折腾了挺久”。

消息在社交平台扩散后,不少有过子龙秘境徒步经历的网友纷纷留言,字里行间满是对危险的后怕。一位自称国庆期间刚走完这条线的网友分享了亲身经历:“走的时候就觉得心慌,很多路段连临时踩脚的地方都没有,全靠自己找石头。我亲眼看到有人没踩稳从山上滚了几米,幸好被同伴拉了一把。7号那天还看到马队驮着遗体,当时整个队伍都静了,那种沉重感现在想起来还难受,真的不建议任何人再来。”另一位关注户外安全的网友则点出关键:“这两年它被吹成‘小众秘境’,可没人提是未开发线路。总有人觉得‘别人能走我也能走’,忘了‘不是有腿就行’,山里天气说变就变,没有保障就是赌命。”还有网友聚焦管理问题:“去年就有公告说不让进,怎么还是有人能进去?是不是入口管控得再严点?不然以后还会出事。”

事实上,关于子龙秘境的安全警告早有铺垫。公开信息显示,这片“网红秘境”位于康定市捧塔乡的大熊猫保护区和野牛沟自然保护区内,属于完全未开发的区域。早在去年9月,解放一村村民委员会就发布过公告,明确“严禁游客以任何方式进入保护区,停止提供救援等保障服务”,还特别强调“私自进山的后果自行承担”。今年当地也再次重申规定,可即便如此,仍有驴友抱着侥幸闯入。

更让人揪心的是,这场坠亡并非国庆期间唯一的意外。上述知情人透露,假期里这条线还发生了多起小事故:“有人高反严重到要吸氧,有人下山扭伤脚,最后都要救援,还产生了不少救援费。”可这些前车之鉴,还是没挡住想“打卡”的人,直到悲剧发生,才让人想起那些被忽略的警告早已埋下隐患。

男子擅自徒步甘孜“子龙秘境”,滑到沟里身亡,尸体被马匹驮出

10月8日,康定市捧塔乡回应此事,明确“一直都不让去”,提到“去年和今年都发过公告,也有相关法律规定”,对于国庆期间仍有驴友进入的情况,“后续会调查了解”,至于坠亡事故的具体详情,对方表示暂不清楚。这番回应又引发新的讨论:有网友理解管理难度,“山区范围大,入口可能不止一个,完全拦住不容易”;也有网友建议,“除了发公告,能不能在关键入口加警示牌、安排巡逻?光靠‘禁止’挡不住想冒险的人”。

这场悲剧最让人惋惜的是一条生命的逝去,而背后更该反思的,是“网红打卡”带来的盲目跟风。子龙秘境的“火”,源于社交平台上的美图和攻略,却没人愿意提它“未开发”的本质——没有步道、没有救援点、没有天气预警,所谓“原始风貌”的背后,是不可控的风险。那些擅自闯入的驴友,或许想追求“独特体验”,或许想证明自己的户外能力,却忘了安全才是户外的第一准则。

从管理角度看,公告和规定固然重要,但如何把“禁止进入”落到实处更关键。比如加强关键路段管控、联合村民巡查,或是在社交平台联合博主做风险提示,让更多人出发前就清楚危险。毕竟,比起事故后的救援和调查,提前阻止危险才是对生命的保护。

男子擅自徒步甘孜“子龙秘境”,滑到沟里身亡,尸体被马匹驮出

最后想说,户外徒步的意义是感受自然,不是挑战危险。“秘境”之所以原始,正因为未被开发,这份原始里藏着的风险,不该被网红滤镜掩盖。与其冒着生命危险打卡,不如选配套完善的成熟景区——只有活着,才能看见更多风景。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