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西贝全国调价?今日开始多道菜品降价?网友算账后称:糊弄人!

访客 2025-10-05 07:50:01 11
西贝全国调价?今日开始多道菜品降价?网友算账后称:糊弄人!摘要: 西贝全国调价,今日开始实施多道菜品降价,一些网友在仔细核算后发现降价幅度并不如宣传所说,质疑其真实性,并指责其“糊弄人”,此次调价引发消费者关注和热议,对于商家的诚信经营也提出了新...
西贝全国调价,今日开始实施多道菜品降价,一些网友在仔细核算后发现降价幅度并不如宣传所说,质疑其真实性,并指责其“糊弄人”,此次调价引发消费者关注和热议,对于商家的诚信经营也提出了新的考验,摘要字数控制在100-200字以内。

对于常在外就餐的人来说,连锁餐饮品牌的价格变动总能牵动注意力,尤其是像西贝这样自带话题度的品牌。2025年10月1日清晨,西贝在全国范围内同步启动了一场幅度不小的调价,涉及草原嫩烤羊排、西贝面筋、莜面鱼鱼等多款主打菜品,降价幅度普遍在20%到40%之间,这样的力度在西贝近年的运营中并不常见,消息一出很快就成了餐饮圈和消费者讨论的焦点。

西贝全国调价?今日开始多道菜品降价?网友算账后称:糊弄人!

但这份“降价福利”没让消费者开心太久,不少人在到店消费或查看菜单后发现,部分菜品的分量似乎跟着价格一起“瘦了身”。最典型的要数“古法呛面馒头”,调整前是405克售价21元,调整后变成了120克卖3.9元,表面看单价降了不少,但算下来单克价格并不低;黄米凉糕也有类似情况,之前46元能买到8块,现在29元只有6块,折算下来单块价格反而高了;还有招牌的莜面鱼鱼,从59元降到45元,不少消费者反馈“碗里的量明显比以前少了”。这种“降价减量”的操作,让不少人觉得是“变相缩水”,原本的降价诚意打了折扣,有网友理性留言:“降价就该明明白白,用减量来抵消降价,算下来消费者没占到便宜,反而有种被糊弄的感觉。”

就在大家讨论分量问题时,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之前的一番公开言论被网友重新提起——他曾说“西贝莜面村的毛利只有5%左右”。这个说法和此次20%-40%的降价幅度放在一起,立刻引发了更广泛的质疑。

不少有餐饮行业经验或擅长数据分析的网友开始理性推算:“如果真的只有5%的毛利,这么大幅度的降价必然会让企业陷入亏损,但现在门店里这些降价菜品还在正常卖,没听说哪个门店因为降价亏损闭店,这明显不符合基本的利润逻辑。”

西贝全国调价?今日开始多道菜品降价?网友算账后称:糊弄人!

有网友以草原嫩烤羊排举例:“这道菜从119元降到109元,一下降了10元,要是真按5%毛利算,原价119元的利润还不到6元,根本不可能降10元还不亏,这说明之前的定价里肯定有不少水分。”还有网友根据常见食材成本估算,“羊肉、面粉这些原料成本透明,就算加上房租、人工,西贝部分菜品的真实毛利率恐怕得超过80%,纯利润怎么也得有15%左右,说5%毛利更像是打造‘低利润’人设,掩盖之前的高溢价问题。”面对这些质疑,西贝方面并没有针对毛利数据给出更详细的解释,反而让网友的疑问越来越多。

其实这次降价并不是突然的,在此之前,罗永浩曾公开炮轰西贝“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还贵”,这番话引发了一波对西贝的负面评价,而此次降价和部分菜品改为门店现做(比如儿童餐里的牛肉饼、羊肉串等),正是西贝针对舆论给出的整改措施之一。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这次调价执行得格外仓促——据多地门店工作人员透露,调价通知是9月30日才临时下发的,全国门店根本来不及准备新菜牌,只能连夜打印价签,用手写或粘贴的方式覆盖原菜单上的旧价格,有些门店甚至出现了价签贴歪、字迹不清的情况。这种临时拼凑的操作,让不少网友觉得“太不专业”,有网友评论:“连菜单都没准备好就匆匆降价,看起来更像是为了应对之前的负面舆论临时抱佛脚,不是真心想给消费者让利,反而显得很敷衍。”还有网友分享自己的消费经历:“去店里吃饭,看到菜单上贴满了小纸条,问服务员具体分量,对方也说不清楚,本来想试试降价的菜,瞬间没了胃口。”

西贝全国调价?今日开始多道菜品降价?网友算账后称:糊弄人!

为了配合降价,西贝还推出了“满100送100”的代金券活动,试图进一步吸引消费者,但从实际反馈来看,大家的态度普遍比较谨慎。有网友直言:“之前被预制菜和高价格伤过,现在就算降价了,也不敢轻易相信,万一这次是‘先降后涨’,或者后续又悄悄减分量,不还是吃亏?”还有人觉得:“代金券看着划算,但有使用门槛,而且要是分量一直缩水,就算用了券,实际花的钱也没少多少,关键是信任已经受损了,不是靠一张代金券就能挽回的。”更多网友关心的是长期问题:“现在说部分菜品现做,降价幅度也大,可这种情况能坚持多久?会不会过段时间又变回预制菜,价格也悄悄涨回去?”这些疑问,让西贝的降价没能达到预期的口碑回暖效果。

西贝全国调价?今日开始多道菜品降价?网友算账后称:糊弄人!

客观来看,西贝针对舆论反馈调整价格、推出现做菜品,这个方向本身是值得肯定的,毕竟主动回应消费者诉求是品牌负责任的表现。但问题在于,执行过程中的仓促和“降价减量”的争议,加上之前“5%毛利”说法引发的信任危机,让这次整改没能真正打动消费者。对于消费者来说,大家在意的不只是表面的价格数字,更是价格背后的诚意——比如透明的分量标准、真实的成本和利润情况,以及稳定的产品品质。如果西贝想真正挽回消费者的心,或许需要跳出“临时促销”的思路,用更彻底的透明化操作来证明自己,比如公开部分菜品的分量规格、公示核心食材的成本,让消费者清楚知道自己的钱花在了哪里。只有让消费者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性价比和诚意,才能重新建立起失去的信任,而不是靠一次仓促的降价或几张代金券来“救火”。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
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