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子强行变道出车祸,男子反而诬陷对方:我要是撒谎,天打雷劈!

男子强行变道引发车祸后,却诬陷对方,他声称:“我要是撒谎,天打雷劈!”事故起因于该男子的危险驾驶行为,其变道时未注意后方车辆,导致碰撞,事发后,他不但不认错,还企图将责任转嫁给他人,言辞激烈,态度恶劣,这一事件提醒广大驾驶员,遵守交通规则至关重要,遇到事故应诚实负责,不可逃避责任或诬陷他人。
在日常驾驶中,“变道”本是常见操作,但一旦忽视规则、心存侥幸,就可能酿成危险。据2025年10月8日的报道称,日前,江西抚吉高速永丰段发生的一起交通事故,正是因违法变道引发,而事故后当事人的态度,更让这起普通事故多了几分值得讨论的地方。
当时,曾某驾驶车辆在慢车道行驶,车上还载着妻子、弟弟和侄女。在没有与快车道车辆拉开安全距离的情况下,他突然向左变道,这一贸然举动直接导致两车相撞。碰撞瞬间,曾某的车失去控制,四轮朝天翻倒在路面上,还在惯性作用下旋转了好几圈才停下。万幸的是,事故虽造成双方车辆受损,曾某的妻子和弟弟因撞击骨折,侄女也受了皮外伤,但四人都没有生命危险,算是从险境中脱身。
可事故后的发展却超出了不少人的预期。曾某非但没有反思自己的操作,反而坚称自己无责,还把责任推给对方,声称是对方车辆“进入自己车道”才引发碰撞,甚至信誓旦旦表示对自己的说法“百分之百负责”。即便交警拿出事故监控画面和对方行车记录仪的铁证,清晰还原了他违法变道的过程,曾某依旧态度强硬,情绪激动地说“我没有撒谎,我撒谎的话天打雷劈!”,丝毫没有认错的意思。更让人不解的是,他的妻子也站在同一立场,通过信息向交警传递诉求,同样将过错全推给对方,称“另一个司机是占道行驶,我们才是正常行驶”,还带着质问的语气问“凭什么他一辆车开两条车道还没有责任?!”,最后强调“你们要公平公正对待我们,我们这边人受伤已经很严重了,人都要凭良心!”,字里行间都在回避自家的违法操作,一心想“讨个说法”。
这起事故和当事人的态度被曝光后,很快引发网友热议,大家的评论集中在对规则意识的重视和对拒不认错行为的不满上。网友“安逸湖泊rXy”认为,这样的夫妻不是简单批评教育就能改正的,“拘留几天反省反省才好”,毕竟事故已造成家人受伤,却仍不认识到错误,足见规则意识的淡薄。“优雅蛋糕Odd”则从法规严肃性出发,直言“出了这么大的交通事故,明明是自己的责任还反咬对方一口,对于这种无视交通法规的驾驶员,必须要最严厉的处罚才行”,担心纵容此类行为会威胁更多人的道路安全。
也有网友关注到驾驶资格的问题,“羿晗哥”疑惑地问“怎么过的驾照”,质疑曾某连基本变道规则都不遵守,很难想象他是如何通过考试的。“阳光好心情爽”更担忧后续风险,表示“大脑混乱认知偏差,不是简单批评的事,直接吊销驾照才是正解。这次没死人是万幸,下次呢?难道非要死几个。在这种人的脑子里他真是对的”,点出若不纠正错误认知,下次可能引发更严重事故。“神秘西柚Td”也持类似观点,认为“这种人不适合开车,因为他根本理解不了行车规则,一定要注销驾照,终身禁驾”,可见网友对这类“无视规则还嘴硬”的驾驶员的担忧已到极点。
还有网友从情理角度表达无奈,“海川鱼跃”直接评价“一家子的无赖!害人害己!还强词夺理!”,“数学郝青年”用“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你俩就该一辈子锁死”讽刺夫妇二人的一致态度。“井娃”则不解地说“这就奇怪了有监控录像和行车记录仪已看得清清楚楚,那还嘴硬干吗?该赔就赔下次吸取教训。做人何必要这样呢?”,道出多数人对“证据确凿却拒不认错”的困惑。“大漠人”略带警示地表示“放心!这种死不认错还不知道在道路上怎么行车的人,下次还有这么好的运气?”,暗示不改正的话,下次事故可能就没这么幸运了。这些评论角度不同,但核心都指向“规则意识”与“责任担当”,也体现出公众对道路安全的重视。
面对曾某夫妇的辩解和网友的关注,交警始终依据事实处理。他们严厉批评教育了曾某,明确指出其“未保持安全距离突然变道”的违法事实,还根据调查结果依法认定曾某承担事故全部责任,这一结果既符合法规,也回应了公众对“公平公正”的期待。同时,交警也借这起事故,再次强调变道超车的“一灯、二镜、三方向”原则:提前3~5秒开转向灯,给后方车辆足够提示;通过内外后视镜全面查看目标车道,确认是否有来车、来车速度及前方车况;确认安全后果断提速变道,避免边减速边变道或变道后急刹。这些细节看似简单,却是保障变道安全的关键,很多事故就是因为忽视这些步骤才发生的。
其实,这起事故本是可以避免的“人为事故”——若曾某变道前遵守规则、规范操作,就不会引发碰撞;若事故后他和妻子能正视错误、承担责任,也不会引发这么多争议。但从他们的表现来看,规则意识的缺失和责任担当的匮乏,比事故本身更值得警惕。道路交通安全从不是“一个人的事”,每位驾驶员的方向盘都连接着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次疏忽就可能让多个家庭陷入痛苦。交警的处理是对事故的了结,更是对“交通法规不可违”的重申;网友的热议则体现了公众对“公平正义”和“道路安全”的期待。希望曾某夫妇能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真正反思,改正错误的驾驶观念;也希望所有驾驶员都能以这起事故为戒,把“遵守规则”刻在心里,把“安全驾驶”落实到每一次操作中——只有每个人都守住底线,道路才能更通畅,出行才能更安心。
声明:取材网络,谨慎辨别